时间:2022-08-27 21:22:55 | 浏览:3108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前两天在武夷山,去了一个很久不去的山场。
邂逅了一个很久不见的人。
有些人,你见到了,会当作没见到。
有些人,你见到了,会冲上去暴揍一顿。
有些人,你见到了,会感慨一番,继而擦肩而过。
而有些人,你见到了,却认不出来,及至路过,方才有同行的人提醒,哎,刚才那个人是那个谁,你不认识吗?
这个人,就属于第四种。
其实,当初,是闹过不愉快的,谁知道今天,也可以相逢得如此漠然,如此素不相识,如此相忘于江湖。
可见,三毛说得对,把一切不能解开的结,都交给时间。
时间会治愈一切。
比如,这个曾经让李麻花想胖揍一顿,前两天邂逅之后,得朋友提醒反应过来是他之后,还想回头上去揍一顿的人。
谁曾想有一天,我们会忘记了他长什么样。
更加没有想到的是,我们遇见他的时候,他正顶着40度的高温,在烈日下,辛苦地挑水浇茶园。
哈哈,堂堂某坑的坑主,连个挑水工也请不起么,还要自己当苦力当挑脚工。
那一刻我终于释然。
老天爷终究是有眼睛的。
这些年,混到连挑水工的钱都舍不得出,自己上山来当挑夫,看来茶也卖得不怎么样。
转念一想,估计他这个山场也不是很好,否则为什么还需要在旱季的时候挑水浇茶园?
真正好的茶园,旱季从来不需要浇水,比如牛栏坑,慧苑坑。
是了,好茶园根本就没有旱季和涝季,一年365天,风调雨顺。
《2》
昨天看新闻,说杭州西溪的水快要干涸了。
记者采访了当地居民,居民说,连续很久都不下雨了,茶园很干,土壤板结,只能从溪里挑水浇土,最近挑得有点多,溪水就变少了。
看来这茶园晒得厉害,想必是平地茶园,没有云雾聚集,且地势空旷,无遮无拦,阳光直射,水分蒸发极快,才导致旱情严重。
为了救茶树,以种茶为生的居民,才会自发挑水浇树,以缓解旱情。
由此想到了太姥山。
这么多年过去了,年年的盛夏,初秋,秋老虎还没晒完的时候,我们都会多次上山去看茶园。
为何如此频繁,因为不放心。
在福州这能烫化鞋底,能煎熟鸡蛋的地方呆久了,只会愈发担心山上的茶树,毕竟福建的气候相差不会太大,福州这么热,福鼎也不会凉到哪里去,万一树晒伤了,焦渴了可怎么办?
人中暑了还可以吃藿香正汽水,树中暑了未必就能救得回来。
所以,年年夏天,必定要上去看无数次。哪怕立秋之后半个月,也是不放心要看一眼才好。
但是,奇怪的是,不管多热的天气,多管多长时间不下雨,老S一律淡定地说,没事,不用管,不用浇水。
为什么?这么热,又没雨,茶树不喝水的吗?我们每每用人类的思维和常理去推测高山上的茶树生长情况。
而老S却不理我们的焦灼,他说,浇什么水,不用浇。
不浇茶树喝什么?李麻花急得不行。
逼得老S只能开车顶着烈日带我们去茶园,亲眼看到茶树生活在清风雅静的地方,有风吹着,阳光温和并不灼热,地表温度并不高,土壤里自带湿润感.....
我们俩这才放了心。
总结一下就是,太姥山的茶园,除了刚种下去的时候要浇水,在这种巨热的天气,是不会旱到的。
旱季是什么?高山云雾自会消灭它。
《3》
前几天还去了桐木关。
去看猴子,顺便看茶树。
天气这么热,我们都想看看猴子还好吗,以及,桐木的那些年份古老的菜茶茶园子,它们缺水吗,渴吗?
看吧,我们总以人类的思绪来揣想茶树的生长,由此而闹了许多笑话,比如说芽头嫩,怕沸水烫这种梗,皆是以人揣茶,得出来的谬论。
到了山上的时候,一下车,就大大地惊讶了一番。
这温度,竟然极温和,不冷也不热,也就28度左右的样子吧,兴许还更低些,穿着防晒的长袖,一丝汗也没有闷出来。
山上的地气不热,阳光虽然高悬在头顶,却分外温煦,完全没有我们在城市里熟悉的那种独属于仲夏或者初秋的闷热,潮热,汗蒸以及灼热。
不仅如此,山上还极通透,明明看上去是群山环绕,但风总是能透过树梢穿过来,拂动我们不小心掉落在肩上的碎发,轻柔,温顺。
这天气仿佛就是福州的三月,柔情似水,佳期入梦。
哪里是秋老虎的时节?这分明就是世外桃源好么!可惜这里已经没有房子会出售了,否则,真想终老于此。
带着这种惊喜交加的心情,去看了金骏眉的茶园。
一片菜茶茶园——整片园子稀稀疏疏,茶树种得零落而不成规模,显是古老经年,多少年多少次补种的结果。
相邻的茶树,生得高矮不一,最神奇的是,有可能三株茶树聚在一起,它们的品种都不相同,第一株是尖叶,第二株是圆叶,第三株是宽阔大叶.....
神奇是这片周围环抱着竹林的菜茶茶园,竟然也不热。
明明这里是个山坳,风却不知道从哪里来,一阵一阵,吹拂着茶树们,叶片在风中摇曳生姿,驱走了阳光带来的热汽。
然而,最神奇的是,这里也不用浇水。
我们在那呆了半小时,初去的几分钟,阳光明媚;接着,天也没暗,阳光也没退去,无端端地,就下起雨来,硕大的雨滴,淅沥着掉进茶园里,掉在茶树叶片上,给它做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沐浴。
再接着,十二十分钟之后,雨渐渐停了,阳光重新洒下来,照耀在茶园里,茶树的叶片,仍积着刚才的雨滴,在阳光照耀下,反射着点点金光.....
茶农说,这里的小气候就是这样,时晴时雨,雨雨晴晴,穿插着来的。
看来,金骏眉的茶园跟太姥山的茶园一样,是不用浇水的——老天爷已经帮我们浇过了。
真正的好茶园,便是如此。
《4》
到武夷山的第一站,必定是牛栏坑。
带琪老师去跟阿萝连线。
她们连线的时候,我们就站在坑里——不是晒太阳,是吹风。
那时候是正午,一点左右,在福州,这时间段路上是不能站人的,阳光烈、地表温度高不说,还没风,人站一会儿,就会汗流浃背,衣衫尽湿。
于是,我们以为,这时间段的牛栏坑,也是巨热的,也是巨晒的,也是土壤干涸需要浇水的。
然而,又被打脸了。
刚进牛栏坑的时候,由于路在坑中间,两旁的山壁离得极远,没遮没拦,确实有点晒。
但还没到城市里那种暴晒、那种猛烈、那种灼热。
快走几步,到了第一块大石块跟前的时候,体感突变,风开始不知道从哪里钻过来了,这阵风不大,却足够驱走我们身上刚才被阳光蒸出来的汗液。
躲在大石块下面,前面是肉桂茶树,边上是白鸡冠茶树,另一侧是一株古老的梅占茶树,耳里听着琪老师在跟阿萝连线,介绍说,这里向西边望,就是一个巨大的V字形山势,这是牛栏坑独有的地形——又遮阳又降温还通风。
细细地摸了摸茶园里的土壤,温度不高,并且,土壤自带湿润感。
这里的茶树,是绿色的,修剪过的是嫩绿,没修剪的是翠绿深绿墨绿,完全没有晒伤晒死晒焦的痕迹。
可见,这里天然的山势,让这坑里种的茶树,享受了阳光的照耀,却拒绝了阳光的暴虐;享受了云雾的轻拂,却拒绝了云雾的遮蔽;享受了风的吹拂,却拒绝了风的狂暴.....
于是,牛栏坑有风,却是温柔的;有云雾,却是刚刚够补水的;有阳光,却是有度的,正好达到促进光合作用的程度的。
这样的好山场,茶树又怎么会被旱到,而需要茶农挑水来浇园子呢?
完全不用。
该有风的时候有风,该有水的时候生成雾汽,该晒的时候有阳光露脸。
老天爷,将这一切,全都安排好了。
它老人家,赏这条坑,一坑好茶。
《5》
外山的茶园我也去了。
一望无际,平坦开阔,却有人站在其中,戴着草帽,戴着护袖,长衣长裤,正在浇水。
茶树们大多被晒伤了,焦了,呈现出病态的褐色。
远远望去,有绿,有褐,褐多绿少,实在是,不怎么好看的样子。
想来,如果没有人浇水,这些绿色,还会更少,会有更多的茶树,被晒成褐色。
老天爷便是这般偏心,不眷顾这片茶园。
由此可知,并不是每片山坡,没片土地,都是适合种茶,适合开垦成茶园的。
只有受老天爷照顾的地方,风调雨顺,才可以种茶,出产好茶。
而那些不适合却偏要种茶的土地,只能被晒,被涝,被风吹雨打,零落干枯。
无论桐木,太姥,还是三坑两涧,真正的好茶园都是一样。
有云雾补水,有阳光温和,有轻风通透。
老天爷会帮忙浇水的,才是好茶园。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前两天在武夷山,去了一个很久不去的山场。邂逅了一个很久不见的人。有些人,你见到了,会当作没见到。有些人,你见到了,会冲上去暴揍一顿。有些人,你见到了,会感慨一番,继而擦肩而过。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当今的茶圈,有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对镜头,向观众介绍所谓的“茶知识”。不过,究竟是伪科学还是真科普,这点有待考证。并且,他们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砖家。此砖家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茶气这个词,不知从哪传出来的。茶叶圈子里,时不时就能听到一些茶气的言论。稍微观察了下,茶气就像万金油,但凡和茶味评价沾点边的内容,都能牵扯到茶气。比如,形容一泡好茶内质丰沛,茶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茶圈内有一个冷知识。红茶的英文翻译名不是red tea(红色的茶),而是black tea(黑色的茶)。当年西方人在最早接触正山小种时,看到它们黧黑偏深的干茶颜色,脱口而出,形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过去十年,白茶堪称茶界黑马。以强劲姿态,走红茶圈。随着知名度节节提高,发现不少有意思的事。很多茶客在接触白茶时,会情不自禁地将它和自己熟悉的茶叶做比较。白茶和绿茶有什么不同,怎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国,按照制作工艺不同,国人将茶叶分为6大类,分别是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和黑茶。如果不考虑适制性原则,理论上不管是哪里产的茶树原料,都可以按照相应的工艺制作任何一种茶。国外众多茶叶生产国就没有考虑这一原则,只按实际消费
按照中国茶学专家陈椽教授提出的分类方法,我国原生茶叶可以分为6大类,分别是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和黑茶。这几种茶的制作工艺各有不同,表现出的产品形态和品质特征也有很大差异。许多爱喝茶的人,其实也搞不清楚自己喝的茶到底属于哪一类,有将安。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夏天的雷阵雨,就像西瓜一样常见。看着窗外暴雨如注,回想起了童年,喜欢看着滚滚而来的乌云。它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西边向东边奔涌,而自己则坐在窗户旁的小板凳上,吓得贴着墙都舍不得
《欧洲临床营养学杂志》发表的研究表明,喝茶越多,流感感染风险越低。元旦假期,亲朋好友大吃大喝后,红茶、绿茶、白茶,哪种茶饮更能调肠胃、促消化呢。中国茶叶统分为六大茶类,它们分别为绿茶、黄。喝茶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更是一种健康的养生方式。
其实,按照发酵程度的不同,茶可分为六大类,分别是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请问它们之间有啥区别。其营养或养生功能差别大吗。现在市面上茶叶的种类很多,常见的就有绿茶、红茶、黑茶、白茶等等。绿茶是不发酵茶,白茶是微发酵茶,黄茶是轻发酵。
中国是茶的故乡,不仅因为这里培植出了世界上第一株茶树,更因为茶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中国人文化和性格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六大茶类怎么区分的呢。今天小编告诉你。绿茶、白茶、黄茶、红茶、青茶、黑茶是不是用不同茶树的叶子做成不同茶呢。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不发筷子怎么开席啊一、什么样的红茶才是好的?冬春交接之际喝茶,红茶是最好的选择,性质比较温和,同时也给人比较温暖的感觉,不会过于刺激。中国红茶种类非常繁多,但是树种、产区、做工的差
茶,是中国最早发现,最早栽培以及最早利用的国家;喝茶在咱们国家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甚至在唐朝时,茶圣陆羽就著作出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叶的《茶经》!茶分六类:绿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以及白茶;老于偏爱绿茶,对绿茶的了解最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此前在试茶时,遇到两款令人印象极深的红茶。堪称是,过喉难忘。很可惜,是难喝到登峰造极。可以说,喝到这样的劣质红茶,只想让人赶紧喝白开水漱口。再不然,就是泡点好茶,来平复心情。因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茶叶圈子里,冬红夏绿一说,由来已久。盛夏七月,烈日炎炎,喝茶时更适合喝点清新口味的绿茶。至于红茶嘛,还是放到冬天喝更好。不过身边有不少茶客认为,这种迂腐老夫子般的观点,早就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