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气有余,茶味太苦,这样的清香型大红袍正常吗?答案来了

时间:2022-12-18 14:42:41 | 浏览:1028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有茶友说,他喝了一次清香型大红袍。喝完后,感觉就一个字——苦。用的紫砂壶冲泡,8克一泡,加完水就出汤,之前没喝过岩茶,喝的绿茶居多。想不明白的是,清香型大红袍,喝着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有茶友说,他喝了一次清香型大红袍。

喝完后,感觉就一个字——苦。

用的紫砂壶冲泡,8克一泡,加完水就出汤,之前没喝过岩茶,喝的绿茶居多。想不明白的是,清香型大红袍,喝着怎么这么苦?

再一次看到了清香型大红袍这个说法。

按麻花立场,不主张岩茶圈内再区分清香、浓香分类。

毕竟,岩茶都是要焙火的。

按火功的不同,分轻火、中火、足火。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必照搬铁观音的那一套清香型、浓香型分类。

盲目照搬,生搬硬套,只会水土不服。

至于说,为什么那位新茶友喝了大红袍后,感觉特别苦。

背后的可能性,无边无迹。

《2》

劣质糟糕的岩茶,喝入口当然苦涩难耐。

如果这份大红袍,只是按直播间内9.9元左右的低价买入手。

又或者,它是通版包装,价位很实惠。

不知山场、不知厂家、不知年份,只是随便在泡袋上印了“大红袍”这三个明晃晃的大字。

那情况显而易见。

初次试水岩茶,选这样品质没有半点保障的茶品,肯定会留下一段虐心的饮茶体验。

或涩口锁喉。

或烟味浓烈呛喉。

或苦味极重,化不开……

上述种种糟糕茶味,踩雷中招风险很大。

《3》

见过有人遮掩歪解。

前面这番话只能信一半。

岩茶经历高温焙火后,的确能降低苦涩感。

原理如下,茶叶内部的苦味来源,与咖啡碱、茶碱、可可碱有关。

然而,以咖啡碱为首的苦味物质,受热易分解。

高温炭焙过程中,岩茶内部的苦涩水会进一步脱离。

在炭焙间的窗户边、门框旁,时常能看到白色的结晶。

某种意义上,那可以视作茶叶内部“苦茶碱”的化身。

随着焙火程度加深,毛茶内部的大量苦涩物质会逐渐退散,茶汤滋味日渐柔、顺、甘、润,不复往日的毛躁轻浮。

茶汤入口,也不必再担心猛地一下,就尝到“扎嘴”的强烈刺激苦涩。

考虑到这点,岩茶圈内有“一火遮百丑”的说法。

焙火能让个别苦涩味重的劣质茶,茶味得到改善,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苦涩虽能降下去,但先天茶味不足的劣质茶,无法焙出甘醇、饱满、醇厚汤感。

凭借汤感醇不醇,能快速将两者区分。

《4》

也有人会认为,清香型大红袍风味,本就如此。

觉得这类岩茶只要香气足够惊艳,那就万事大吉。

有香万事足?这显然也是以讹传讹的谬论!

岩茶不论轻火、足火,都是重水求香的。

茶味薄,苦味重的岩茶,即便茶香再“抓人”,闻起来香到不行,还是不可取。

再说,那些茶味薄,香气浓艳的岩茶,问题多多。

审视岩茶的茶香,不是只看香气浓郁程度,而是得看茶香是否沉稳。

前段有人分享他在喝岩茶时的闻香习惯。

“从来不刻意去闻盖香,因为好岩茶的香气是沉底的,闻叶底与水香,茶香感受更全面。”

麻花倒不认可,盖香、水香、挂杯香、叶底香、干茶香。

多处闻香,香香都不同,能反映出岩茶的多面香气。

但香气沉稳一说,倒是形容得很具体。

优质岩茶的香气,断不会是轻飘飘的。

当你在喝清香型大红袍时,若发现茶香清扬、香气轻浮。

即,乍一闻特别香,但叶底与汤水里也没有明显香气。

这种茶香只停留在表面功夫的岩茶,内在茶味积累不足,品质实则逊得很!

若一泡清香型大红袍,空有高香,但香气一点也不“稳”,没有落水香,冷后不留香,并且茶味又薄又苦。

遇到这种状态,十有八九可以推测出,这泡茶的原料十有八九以外山高香品种茶为主。

岩茶的岩骨花香,半个字都没法体现。

《5》

新手喝岩茶,少不了慢慢适应。

以前常喝绿茶的茶客,猛不丁尝试喝岩茶。

能一下子就彻底接受的人,毕竟是少数。

排除茶叶本身品质影响,如果还是觉得,岩茶喝着普遍很苦、很浓,喝不惯。

这就得回到口味适应方面了。

论制作工艺,岩茶加工少不了焙火。

无焙火,不岩茶。

岩茶没有所谓清香型分类,再加上,大红袍的茶味和绿茶截然不同。

喝绿茶,贵清爽原味。

但大红袍的滋味会更足,茶味偏醇。

焙火之后,岩茶各式茶香依旧能得到保留。

但茶香清鲜,茶味鲜爽程度,肯定不比绿茶简单直接。

为此,若因“喝不惯”,从而认为岩茶很苦。

那摆在面前的又是另一个问题——为茶汤的苦味定性

如果是又苦又涩,苦味强劲,苦意浓烈,茶水喝入口,长达数分钟时间内,茶味都不会慢慢消散。

这种苦,显然要不得。

假设入口刹那,苦味感觉明显,但过了没多久,苦味一滑而过,转而是饱满甘润的茶味,唇齿留香,喉间生津。

遇到这种能及时化解消散的苦味,自然不必过多投诉。

《6》

考虑到新手身份,刚开始喝大红袍时,感觉茶味特苦。

除了自身喝不惯外,也和冲泡经验有关。

泡茶“手生”,手法生疏,过去一直用玻璃杯泡绿茶。没有尝试过用茶壶、用盖碗泡功夫茶的茶客,茶水倒出过程普遍很不顺畅。

泡茶动作,磕磕巴巴。

茶汤倒出速度慢,无形中会增加大红袍的浸泡时间。

从而浸出过多茶味,将茶汤滋味泡得又浓又苦。

对于这种“冲泡苦”,方法没别的,苦练泡茶技术才是王道。

喝茶时,为了区分“冲泡苦”和“劣质苦”,方法倒也不难。

内质充足的好茶,即便被闷浓泡苦后,也不会毫无优点。

茶味虽浓苦,但汤感却是厚实饱满的,浆感明显。

同时,饮茶过后,唇齿留香,回甘迅速,生津持久。

而劣质茶的苦,那是真的苦。

除了苦,还是苦。

强烈的苦味之后,也换不来醇厚汤感,回甘生津,留香持久带来的味蕾安慰!

更多关于岩茶的知识

纯料、拼配、母树大红袍,4个大红袍的真相,终于一次性说清了

武夷岩茶与大红袍是一个概念吗?那肉桂、水仙也是大红袍吗?

大红袍早已消失在历史上,那么现存的母树大红袍,又是哪来的?

喝岩茶茶醉?喝岩茶翻江倒海?喝岩茶满口烟味?村姑陈给你支支招

武夷岩茶新手入门,该选择喝贵的山场岩茶,还是便宜的口粮岩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资讯

大红袍属于什么茶。是红茶吗?冲泡大红袍的正确方法

#打卡挑战局##技能提升研究所#中国是茶叶之乡,中国的茶叶按其制作工艺不同,主要分为青茶,绿茶,白茶,红茶,黑茶,黄茶等6大类,那么,大红袍属于哪种茶类呢?一、大红袍是红茶吗?有的人习惯从字面意义上来分茶叶的种类,比如大红茶当中有“红”字,

尼克松总统访华,毛主席赠4两大红袍,周总理:这是送你大礼

茶叶自古以来就受到中国人的喜爱,在很多正式的外交场合中,茶叶也经常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友人和领导人。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第一次访华,毛主席赠送他的礼物中就有大红袍茶叶,但是令人吃惊的是,这茶叶的分量只有4两。见此,尼克松有些不满,认

武夷山大红袍,你了解的有多少?

武夷山大红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武夷岩茶的代表,素有“茶中状元”的美誉,乃岩茶之王。大红袍属于不折不扣的茶界明星,传说的赋予、政治的加持、文化的渲染,使得它自诞生以后便饱受关注。近些年大红袍的大红大紫,更是吸引着无数人去探寻大红袍的

从水仙、肉桂,到大红袍,失了岩骨,武夷岩茶的香气还能值万金?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在喝岩茶的时候,经常有这样一个情况。遇到火功足而香气弱的茶,就会有人阴阳怪气地尖着嗓子说,“这茶喝着不香,应该不是什么好茶!”好比看到一个人衣着朴素,便断言此人穷困。实在有失偏

安溪名茶梅占和铁观音的区别

安溪铁观音名扬中外,然而安溪的名茶又何止铁观音!晚清福建八大诗人之一,安溪芦田人林鹤年在他的茶诗《田家述》最后一句写到“种梅三万株,终老吾何悔。”(诗中的“梅”,指的就是发源于安溪芦田三洋的茶树良种“梅占”),可见梅占茶在当时的地位。今天,

西湖龙井凭什么成为“中国十大名茶”之首?

中国几千年的茶树栽培和茶叶生产,培育了众多享誉世界的茶之精品,比如:西湖龙井、祁门红茶、福鼎白茶等。其中西湖龙井被冠以中国十大名茶之首的称号,能够在众多茗茶中脱颖而出,龙井茶必定有其非凡的品质。龙井茶芽下面就跟随我们一起,走进龙井茶的前世今

“中国茶”申遗成功!苏州碧螺春制作技艺入列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上,在摩洛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通过决定,将中国政府申报的遗产项目“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第43个人类非遗项目其中包含苏州的

如何包好一饼普洱茶?

各位兄弟,你是否因为包不出好看的茶饼而苦恼?各位姐妹,你是否因为打开了茶饼,找不到折痕,包不回去而抓狂?学习如何包一个好看的普洱茶饼,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1、准备好包茶饼的的纸,根据茶饼多大来定纸张的大小。把茶饼放到纸张的中央。2、把纸张的

理想华莱:九九重阳,陪家中的老人饮杯茶

#重阳节#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如今,重阳节又称作老人节,赋予了敬老涵义,提倡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九九重阳,九九与“久久”同音,被赋予长久长寿的含义。古人在重阳

原创:金花,以黑茶为母体宣泄健康

安化黑茶之所以成为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很大程度仰仗于黑茶中有金花的事实。有意思的是,金花在揭开其神秘面纱之前,不仅视觉感官上明显区别于常见的“霉”而凸显“温暖”感,而且那些关于金花的传说也始终充满着健康印证的热情。健康而温暖,这应该就是历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常德新闻头条网蓝山咖啡品鉴网洗衣机品牌大全网山竹水果网巴中今日新闻网高端全屋定制官网十大名茶网杜康酒股票行情网棉花天坑旅游网五月天摇滚乐团小程序游戏开发网梵净山旅游攻略日语自学网曼谷旅游网伊利股份A股
武夷大红袍官网-福建武夷山三棵大红袍茶树、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品质优异。中国特种名茶。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 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悬崖峭壁上现存的6棵茶树,树龄已有350多年,被称为大红袍母树。武夷岩茶之首茶王大红袍、武夷岩茶产地、武夷岩茶肉桂、武夷岩茶水仙、武夷山老纵水仙。武夷岩茶大红袍官网。
武夷大红袍官网 pinpindan.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