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15:03:58 | 浏览:1366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据茶友反映,他踩坑了5斤所谓的老丛水仙。
且不说老丛是真是假,收到茶之后,茶友只喝了五泡,就再没勇气喝下去。
如今想想,往事不堪回首。
因为现在看来,那彻头彻尾就是焙死的茶。
提到这,茶友还运用了一个形象贴切形容——僵尸条。
偶买噶,一次买5斤。
闻言,难免要好奇八卦一下,这是多少钱买的。
“5000,半岩的。”
随后,发来一连串哭笑不得的表情。
茶友也在感慨,就两年前的事,自己当初什么也不懂。
最初是喝了别人送的一款大红袍,发觉这红茶(当时还不知道大红袍是岩茶)不错,好喝,有他喜欢的那股类似咖啡的香味。
于是就找人打听,表示自己是想买点带有咖啡焦味的茶。
不曾想,就入了这样的坑,买到前面那5斤回想起来一言难尽的水仙。
“看着是挺焦的,但着实是喝不下去!”
后来看了我们的文章,才明白这就是传说中被焙死的岩茶。
对茶小白来说,这可真是一笔巨大的喝茶学费!
新手茶客喝岩茶,那位茶友的买茶故事,值得借鉴参考。
已经焙死的岩茶,不论价格有多实惠,也不论噱头有多响亮,一定别买。
从共性看,焙死焙焦的岩茶并不难区分。
认清这5点,能少走不少冤枉路。
《2》
一、干茶炭黑,黯淡无光。
岩茶圈内有这样一句调侃,称岩茶是乞丐的外表,皇帝的内心。
单看外表,岩茶的干茶条索平平无奇,朴实无华。
但喝起来,才能在逐道茶汤之间,感受到香、水、韵交融的美妙风味。
这倒是很有意思。焙了火的岩茶,干茶颜色偏深沉。
普遍以黧黑、黑褐、深褐为主。
经过揉捻成条索状态后,后期在焙火时会越焙越紧结,难以看出原本青叶的模样。
不过,焙死焙焦的岩茶,看起来情况会更糟糕一些。
剪开泡袋,倒出干茶后,肉眼看去,此时干茶颜色已经远不止是黑褐、黧黑色。
而是接近炭黑,看起来非常“暗黑”。
除了颜色的加深外,连色泽感也会发生改变。
干茶黯淡,没有光泽,比较暗哑。
像深秋干枯的落叶,没有半点活力与生机。
除此外,将一泡焙火过头的岩茶倒进白瓷盖碗内,还时常能看到,盖碗内壁会沾上不少黑色细屑。
烫壶温杯过后,素白的盖碗内壁上附着的细屑渣末,黑白二色分明。
这些碎屑属于岩茶焙火过程产生的损耗,焙火过头,彻底焙焦的岩茶里,这些焦黑色的细屑数量相对会更多。
《3》
二、焦糊味明显。
私信里曾有人提问,岩茶闻起来有烟味正常吗,是不是焙死了。
讲真,单凭烟味,不足以判断岩茶是否出现焙火败笔。
刚下焙不久的新茶,因没有褪火的影响,闻起来也会有偏燥的烟味。
但放上一段时间后,这股烟味就会自动淡去。
而焙死的岩茶,可不止闻起来烟味浓重那么简单,还会出现焦糊味。
闻起来就像烤面包、烤肉片时,将食材烤焦、烤糊之后,满厨房都是一股烟熏火燎的呛人气味。
这股焦糊味,已经远远脱离岩茶的火功香范畴。
闻起来丝毫不像焦糖香、烤瓜子香那般诱人,而是让人感觉很呛鼻、很刺激、不好闻。
另外,顺便提醒一下,已经焙死的岩茶,内在茶味物质早已经严重受损。
包括焦糖香在内,花香、果香、木质香等馥郁茶香,统统消失得无影踪。
盖碗泡茶时,闻干茶、闻盖香、闻叶底,从头到尾都只剩下一股挥之难去的焦味与糊味!
《4》
三、“酱油汤”特征明显。
酱油的颜色,大家都不会陌生。浓油赤酱是酱香、红烧菜系调味上色的好帮手。
但喝岩茶时,茶汤也泡出“酱油汤”的颜色,就得警惕了。
岩茶是半发酵茶,做青适中的大红袍、肉桂、水仙,茶汤不应过分发红。
岩茶的标准汤色是橙黄明亮,虽说焙火足一些的茶,汤色会更深一些,但不论如何也不会变成酱油汤那么夸张。
当一款岩茶泡出来的汤色“红到发黑”,证明它被焙死的概率很高。
尤其在茶汤接近“酱油汤”之余,汤水的清透程度还不理想。
茶汤整体偏暗沉,光泽感略微逊色。
将茶汤倒进透明的玻璃公道杯后,迎着光看去,看不到剔透玲珑的质感。
相反是汤色偏暗,不清透。
肉眼看着就已经让人没有多少“食欲”,这样的茶肯定不宜多喝!
《5》
四、滋味重口,汤感极薄。
前两年在试茶时,遇到某款铁罗汉。
当时喝茶,可谓是印象深刻。
只不过是难喝到登峰造极,令人过喉难忘。
现在想起来,那泡铁罗汉的焙火肯定是有问题的。
明显带有焙死、焙空的特征,茶汤泡开后,颜色偏暗。
倒入杯中,小口饮入,只感觉刺激性很强,又煞口,又浓烈。
茶汤入喉,苦味强劲,不到半分钟,整个嘴巴都是浓浓的苦味。
另外,在如此重口味浓烈的茶味之余,汤感还不醇。
相反,当你在啜入茶汤时,只感觉汤感很薄,没有厚度。
就像单纯喝一碗苦涩浓汤,难喝到不得了!
《6》
五、叶底僵硬,没有弹性。
已经焙死的岩茶,叶底是最容易暴露马脚的。
因为焙焦、焙死的茶,条索失去了活性。
在冲泡时,哪怕闷泡时间太久,僵硬的干茶条索依旧难以彻底舒展。
即,泡不开。
即便勉强泡开舒展五、六成之后,合盖时轻轻摁一下叶底。
因焙死僵硬的缘故,叶底也不会回弹。
伸手取出个别叶底,用指腹轻轻捏一捏。
那些被焙火过急,焙焦焙死的岩茶,叶底碳化痕迹明显。
捏起来,叶底没有软亮鲜活的质感。
条索僵硬,摸着很粗糙,没有半点质感可言!
《7》
岩茶里闻出咖啡香味,很常见。
因为咖啡与岩茶在加工时,都不少了烘焙。
高温焙火之后,茶叶内/咖啡豆子内部的植物蛋白,会在高温作用下转化,生出一系列迷人香味。
这种香味在岩茶里,又被称为火功香。
类似焦糖香、烤坚果香、烤海苔香、 烤瓜子香等,闻起来香气馥郁且悠长。
但岩茶在焙火后,不会贸然产生焦味、焦糊味。
大家试着代入烤肉,就不难理解了。烤得恰到好处的肉串,鲜嫩多汁,香味扑鼻,烤焦后才会生出呛鼻的焦味。
岩茶焙茶这件事,讲究看茶焙茶,适可而止。
一旦火候掌握不当,焙茶时间过长/温度过高/没有及时翻焙等,都会有将茶叶焙焦的风险。
焙成焦炭的岩茶,形容枯槁,彻底焙死,毫无生机。
不论怎么泡,茶味都是一言难尽,难以下咽!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凡是人们谈及茶叶,那么就必定绕不开福建。福建自古以来就被誉为中国茶叶发展的故乡。在福建有名的茶叶种类十分之多,数量也如同天空繁星一般,多如牛毛。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莫过于武夷的岩茶了。福建的岩茶有着数千年的历史,远在元朝时期福建的岩茶就被列为
众所周知,不同的岩茶品种,具有不同的品种特征。表现在茶香上,就是品种香的不同。水仙的品种是兰花香,也称“兰底”;而肉桂则是独一无二的桂皮香;北斗是木质香;铁罗汉是沉沉的当归药香;梅占是清雅的梅花香……一茶一味,一茶一香,个性分明,这是岩茶的
讲到好喝的乌龙茶,那么就必定绕不开大红袍。如果要说出一个福建武夷的文化元素,在我看来被誉为茶中之王的大红袍则是当之无愧的桂冠。尽管大红袍的名气十分大,但是关于大红袍知识,大家又了解多少呢?就比如我问你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大红袍的分类是怎样的呢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哈哈大亮亮创作立场声明:本文中所选购茶叶来自于本人双十一自费购自于京东平台,无任何利益瓜葛。岩茶是跟绿茶、红茶这种受众面非常广泛的茶叶完全不同品类的一种,属于半发酵茶。大家最熟悉的
茶叶按加工工艺不同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青茶(俗称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 有些茶类可派生出再加工茶,如花茶,速溶茶类、茶饮料类、添加茶类等等。 而武夷岩茶是属于青茶即乌龙茶类。乌龙茶的产品分类:是按茶叶产地加茶树品种来分,如武夷
#中国最名贵的茶叶是大红袍吗#直到今天,很多新手茶友还一直以茶叶名称来判定茶的品类,比如将安吉白茶当成白茶类,将大红袍当做红茶的一种,闹出了不少笑话。实际上安吉白茶是绿茶的变异品种,属于绿茶的一种,而大红袍则是乌龙茶中的代表作之一,是最典型
大红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市场上的大红袍大多是什么品种?大红袍的主要特点是岩骨花和山场的特色,其次是干茶、汤色、口感等方面。目前大红袍主要分为母树大红袍、大红袍亲属奇丹品种和拼配大红袍三种。基本上,第一种是不可能的了,其次奇丹大红袍的产量也相
#打卡挑战局##技能提升研究所#中国是茶叶之乡,中国的茶叶按其制作工艺不同,主要分为青茶,绿茶,白茶,红茶,黑茶,黄茶等6大类,那么,大红袍属于哪种茶类呢?一、大红袍是红茶吗?有的人习惯从字面意义上来分茶叶的种类,比如大红茶当中有“红”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有茶友好奇,蜜桃桂味大红袍是怎么回事?既有蜜桃香,又有桂皮味,横竖看去,这都应该叫肉桂啊。且慢,先不急。肉桂和大红袍它们有本质区别。市面上的肉桂主流是单品纯料,不拼
大红袍属于什么茶?大红袍产于福建省武夷山,是一种武夷岩茶。它的茶树生长在岩缝中,是中国乌龙茶中最好的,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大红袍属于半发酵茶,属于乌龙茶。因此,大红袍的制作方法与铁观音非常相似,其制作工艺包括枯萎、摊铺、摇摆、变绿、变绿、
大红袍属于什么类型的茶大红袍是半发酵的。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半发酵茶,品质优良。中国特色名茶。它的形状紧密相连,绿棕色鲜艳。冲泡后,汤呈橙黄色,叶子呈红绿色。最突出的品质是香气和兰花。它使用的新鲜叶子是面对三到四片成熟的叶子。新
大红袍的形状是索形的,成品茶的颜色是绿棕色或背青棕色,冲泡后汤呈橙黄色;虽然不同厂家的工艺不同,但大红袍的香气多种多样,但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岩骨的花香,大红袍的入口醇厚甘甜,具有岩韵的特殊地域特征。大红袍茶的味道:香气芬芳,兰花香,香
大红袍的泡法有哪些?在不同的场合我们有不同的冲泡大红袍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条件和器具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最常用大红袍的泡法,通常有大红袍的壶泡法和大红袍杯泡法两种,人多时宜用壶泡大红袍,人少宜杯泡大红袍。浸泡大红袍的时间,依照泡饮者的习惯
摘要:大红袍是一种名贵的茶叶,如果保存不当可能会发生变质,那么大红袍怎么存放最好?存放大红袍茶叶要注意周围环境、温度、湿度、真空性、避光等方面,一般情况下,大红袍的保存条件应该控制在含水量在6%以下、冷藏、无氧和避光的理想状态下。那么大红袍
摘要:肉桂和大红袍都是武夷岩茶中著名品种,武夷岩茶具有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的极品,属于半发酵的青茶;作为武夷岩茶中最为出名的大红袍和肉桂,肉桂和大红袍的区别是什么呢?大家知道肉桂和大红袍哪个贵吗?肉桂茶和大红袍在茶树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