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能买到的“大红袍”,是什么?别急,本文告诉你!

时间:2022-12-18 15:15:48 | 浏览:1587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岩茶课堂丨作者:李麻花某日,在一茶舍,听到一段有趣儿的对白。茶友甲(面带微笑):朋友,来喝肉桂。茶友乙(一脸疑惑):肉桂?你们怎么还喝调料?茶友甲(表情一怔):不是调料的那个肉桂,是武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岩茶课堂

丨作者:李麻花

某日,在一茶舍,听到一段有趣儿的对白。

茶友甲(面带微笑):朋友,来喝肉桂。

茶友乙(一脸疑惑):肉桂?你们怎么还喝调料?

茶友甲(表情一怔):不是调料的那个肉桂,是武夷岩茶!

茶友乙(满脸困惑):武夷岩茶是什么茶?

茶友甲(十分无奈):呃,大红袍知道吗?

茶友乙(恍然大悟):呵,喝大红袍,早说嘛,兜了半天,又是肉桂又是武夷岩茶的,把我都说晕了。

茶友甲(一时语塞):@#¥%*……

如果您常年浸淫在福建茶圈,听到此段对话,必然是仰天大笑出门去。在福建茶圈,武夷岩茶就是一个每天都要见面的老友。又好像好像东升西落的太阳,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怎么还会犯低级错误,不知道肉桂是啥茶。

倘若您是刚开始接触武夷岩茶的省外茶友,上述的对话,可用“感同身受”来形容。

曾有一位山东朋友说:“在我们这里,说武夷岩茶没人晓得,要说大红袍,那才行的通。上回在你那买的十二金钗,春兰、金牡丹、黄玫瑰,他们都不知道这些属于武夷岩茶。”

此时,该轮到麻花无言以对,我只能略尽绵薄之力,为茶友们捋捋武夷岩茶和大红袍之间的关系,让你们成为茶桌上绝对不会出笑话的那个

想要成为茶桌上最懂武夷岩茶的那位,有三个问题,一定要搞懂!

问:是不是所有的武夷岩茶,都叫大红袍?

并非所有武夷岩茶,都叫大红袍!

大红袍,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指的是茶树品种。

从茶树品种角度来说,不是所有的武夷岩茶,都叫做“大红袍”。

就好像《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但不是所有的中国画,都叫做《千里江山图》。

大红袍,只是众多武夷岩茶中的一种。除大红袍之外,武夷岩茶还有许多品质出众的品种,比如:水仙、肉桂、铁罗汉、半天妖、白鸡冠、水金龟等。

喝茶准确说出品种名称,这才是暗自秀了一把专业度!

第二层,指的是制茶工艺。

若是从制茶技艺来说,所有的武夷岩茶,都是用“大红袍工艺”制作的。

简单来说,就是大红袍工艺=武夷岩茶工艺。

大红袍工艺这种叫法,主要是因为当时申遗需要,毕竟武夷岩茶的品种太多,只能从中挑选比较有代表性的。从历史地位、品质特征等方面,大红袍脱颖而出,成为武夷岩茶的代言人,类似某女星代言Dior,是一个道理。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红袍工艺”,包括一采二倒青,三摇四围水,五炒六揉金,七烘八捡梗,九复十筛分。

问:我们现在喝到的大红袍,是母树大红袍吗?

答:当然不是!

茶友们所熟知的“母树大红袍”,指的是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景区的那三棵六株。

算起来是活宝吧,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大红袍在茶圈可是小有名气的,在茶界算得上是网红级别的存在。

如果有茶掌柜毫不客气地把大红袍拍在桌上,并告诉你这是母树大红袍。那请茶友们转身就走,别听他忽悠。

母树大红袍,我们是喝不到的,自从2005年最后一次采摘后(目前还收藏在国家博物馆当中),母树大红袍只能作为古树名木存在,我们只能望其项背。

听完之后,是不是唏嘘不已?没办法,生不逢时,母树大红袍只能成为传说!

此处,估计不少茶友要腹议:我们喝的不是母树大红袍,那是啥?

别急,下文告诉你。

问:市面上能买到的“大红袍”,是什么?

答:目前我们能喝到的“大红袍”,有两种身份。

1、奇丹

奇丹,别名“纯种大红袍”。

茶科所曾花费几年的时间,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对六株母树大红袍进行DNA比对。

据DNA检测结果,奇丹和九龙窠上的母树大红袍2号、6号株有相同的基因组成。

换句话说,奇丹和母树大红袍其实是同一种茶,只是名称不同罢了。就像福州的别称叫榕城,厦门的别称叫鹭岛,道理相同。

2、拼配大红袍

拼配大红袍,指的是把不同品种的茶(水仙、肉桂、奇丹、黄观音等),按照武夷岩茶制作工艺组合在一起,形成符合国家标准的,具有大红袍风格特征、品质稳定的茶叶。

拼配大红袍,也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早在1985年,武夷山茶科所的研究人员,就率先推出了“拼配大红袍”。

估计这些科研人员早已知道母树大红袍衰落不堪,要是此时没有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那后人就真的在书籍当中去YY大红袍的滋味。

存在即合理,即使拼配大红袍遭人诟病,但正是因为拼配大红袍的存在,满足了我们对大红袍的所有想象。

大红袍是什么?

在游客眼中,它是山上那六株有历史感的茶树,是武夷山一日游必备的拍照景点;

在茶农心里,它是一个茶树品种,是一种经济作物。

在岩茶圈里,它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更是每个岩茶爱好者的必修课。

在流通领域,它又是一块金字招牌,“大红袍”三个字,闪闪发光。

在麻花心里,大红袍,就是成为喝茶高手路上,一定要喝的茶。

今天这篇文章过后,您可别再单纯地认为,所有的武夷岩茶都是大红袍啦~~否则,岩茶课堂下一篇文章的故事主角,就是你!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相关资讯

大红袍茶是什么味道?大红袍的口感与香气

大红袍的形状是索形的,成品茶的颜色是绿棕色或背青棕色,冲泡后汤呈橙黄色;虽然不同厂家的工艺不同,但大红袍的香气多种多样,但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岩骨的花香,大红袍的入口醇厚甘甜,具有岩韵的特殊地域特征。大红袍茶的味道:香气芬芳,兰花香,香

绿茶、铁观音、大红袍,你更喜欢哪种?三者有何区别?

我国被誉为“茶的故乡”,而饮茶可以说是中国的传统,很多人每天都离不开茶,但是肠胃不好的人能喝茶吗?要喝什么茶好呢?中医认为人的体质有燥热跟虚寒之别,而我们今天要讲的茶叶也是有凉性以及温性之分的。那饮茶有什么讲究呢?燥热体质的人喝什么茶呢?虚

大红袍为什么不是红茶?

大红袍作为一种极具名气的茶,相信没有多少人不知道,但是如果要问大红袍是什么茶,相信就有很多人不知道了。大红袍究竟属于什么茶?大红袍以“岩骨花香”的独特岩韵著称。”三七红绿,绿叶红镶边“,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

武夷岩茶大红袍、肉桂、水仙三者之间基本的区别

水仙是武夷岩茶当家品种之一: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水仙成品茶特征:条索肥壮(壮实)、色泽乌绿润带宝色、叶背常现沙粒,叶基主脉宽扁明显,香幽长似兰花,棕叶,香味浓醇而厚回味甘爽,汤色浓艳呈深橙黄色或金黄色,叶底软亮、朱砂红边明显,

够香!够醇!百年茶树采制的大红袍,武夷山的骄傲!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的王国,而在这王国的王冠上,有一颗璀灿的明珠,那就是福建武夷岩茶。武夷岩茶历史悠久,而大红袍乃是其中之佼佼者。大红袍也叫岩茶,顾名思义,就是吸收岩石营养成为百年茶树采制的茶,品质优异,属乌龙茶,是中国特种名茶。点击购买

「专家讲堂」刘国英:那些年你对“大红袍”望而却步的原因何在?武夷岩茶太贵喝不起的刻板印象需打破

武夷岩茶拥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生长环境、精湛的制作技艺和神秘丰富的品种资源,这些文化优势使得武夷岩茶的品牌价值不断提升,但也因此成为部分商家竞相炒作茶叶价格的筹码,从而混淆岩茶市场,致使消费者认为武夷岩茶价格太高喝不起。然而这都是由于市场炒

《印象大红袍》十年长“红”,魅力何在

《印象大红袍》演出现场。福建日报通讯员 陈洁摄台海网6月15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近日,印象大红袍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这不禁让人想起不久前的“五一”长假首日晚,由著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共同执导的山水实景演出《印

第124回|大红袍最全资料

【品名】大红袍【简介】在中国茶叶分类里有红茶、绿茶、青茶之分。青茶的代表类别是乌龙茶,而乌龙茶有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之别。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扛鼎之品。武夷岩茶属“叶红镶边”半发酵茶,它的特点以清人梁章锯概括得最为简练,即“甘、清、香”。 “

大红袍口粮茶怎么选择?这一款适合你

虽然对大部分人来说,晚上不是一个适宜喝茶的时间段,但馋虫上来了,说不得也得泡上一壶。最近几天肉桂喝得太多,于是拿了一泡大红袍出来,来自武夷星的喜遇阿茗系列,AM2500。武夷星大红袍我发现很多人对大红袍有误解,认为大红袍不就是景区里那几棵母

大红袍和碧螺春哪个好?看完就知道了

大红袍和碧螺春是茶叶中著名的品种,所以有朋友可能会问,大红袍和碧螺春哪个好?下面的小系列会给你一个比较!  大红袍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是一种品质优良的乌龙茶。中国特色名茶。它的形状紧密结合,绿棕色鲜艳。冲泡后,汤呈橙黄色,叶子呈红绿色。最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陕西旅游网小程序游戏开发网餐饮加盟网羊宝宝取名字乳名网报喜鸟A股钢琴培训网宋亚轩歌迷网早教加盟网扬州早茶网德天瀑布旅游攻略南宁交友相亲网张学友歌迷网张裕A股张裕葡萄酒世界奢侈名酒网神舟电脑评测网
武夷大红袍官网-福建武夷山三棵大红袍茶树、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品质优异。中国特种名茶。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 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悬崖峭壁上现存的6棵茶树,树龄已有350多年,被称为大红袍母树。武夷岩茶之首茶王大红袍、武夷岩茶产地、武夷岩茶肉桂、武夷岩茶水仙、武夷山老纵水仙。武夷岩茶大红袍官网。
武夷大红袍官网 pinpindan.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