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15:17:03 | 浏览:1338
《大红袍》全书称《玉夔龙》,《大红袍》是它的后半段,(前半段也称《神弹子》),杜雀桥为了给兄弟邹斌申冤,夜盗海瑞红袍与官印,迫海瑞至松江审理。海瑞携跟班海洪便服搭民船前往,在苏州遇漕运粮帮阻路敲诈,海瑞严惩奸徒。又因访拿恶霸,在白雀寺被恶僧关入水牢,杜雀桥破寺救出海瑞,并至松江平反邹冤,惩办宿英。时海瑞发现安乐巡边王张保欲谋反,从边关调韩林及众将入京。韩林误入王府,见其妻贾氏已为张保之妾,杀之,因而蒙罪判斩。临刑时,海瑞赶到,以御赐大红袍覆盖韩身,使刽子手不敢行刑。及奏明皇帝,韩林遇赦。张保起兵造反,韩林率众英雄大破敌阵,张保伏法。 此书目具“小书大说”风格,与<描金凤>合称为“龙凤二书”。说唱此书者,赵湘舟之后,赵鹤卿、赵筱卿、杨斌奎、杨振言、朱耀祥、徐啸云、张振华等较著名。另润余社朱少卿、朱伯雄曾以评话形式编演此书目。(摘自《评弹文化词典》)
第一回 “夜探辕门”
【点评】本回书为《大红袍》第一回书,主要说杜雀桥深夜到海瑞辕门,看到了一个十分廉洁的清官。
本回书所有的细节都围绕塑造海瑞的正面形象。先是旅店小二对海大人的一番评价,他说南京老百姓都把大人称为“海爷”。进了辕门之后,杨先生详细讲了以下几个细节。 第一个细节是说海大人爱民如子。每审到盗贼案子,海大人第一次将犯人放了,给他一千文钱,让他好好做买卖;如果第二次再犯,海大人又给他一千文钱,让他好好做生意。如果第三次再被抓,这次就不放了,将他关在牢里。这时小杨先生说了一个小卖,他说“老贼关在里面,小贼没有生出来”,外面的治安自然就太平了。 第二个细节是讲海大人生活的节俭。夜里辕门大堂、二堂都不见灯火,直到三堂,才看到海瑞身边点着一盏油蘸火。接着说到海瑞吃夜饭,只见萝卜、大头菜,还有一双毛竹快。不但如此,海瑞还问跟班海洪,早上的一块腐乳怎么没有了,海红回答说,我们四个人(初海瑞外,还有两个跟班,一个厨子)一人吃一个角,所以吃到夜里就没有了。 第三个细节是讲海瑞去世时,他的所有家当只有两千文铜钱,最后买棺成殓都是他的朋友帮忙。海瑞的棺枋送回家乡安葬时,沿途每到一处,当地的百姓都要挽救他,祭奠他,因此一路上竟化了两年半时间,才到他的家乡海南。讲到海瑞的功绩,杨先生补充说,他任操江大人(负责水运和水利工程的官员)期间,对苏州河、白茆塘,太湖都进行治理(上海有名的老闸桥,当时就是海瑞在苏州河上建造的一座水闸)。 第四个细节,夜饭之后,海瑞还坚持“今天的事,今天做”的生活原则。他批阅了松江知府杨昌(明代著名柬臣杨继盛儿子,也是海瑞的门生)报修金山湾海塘的公文。海瑞嫌他优柔寡断。接着问起杨的官声如何。海洪说他”吃奶像三分,脾气一样,面架子都与你大人一样,就是一样不像——吃乳腐不像。” 这一对主仆关系非同寻常,海洪可以讲是”站着的海瑞”。 本回书给人的感觉,老杨先生说表不温不火,稳健老辣。起角色(尤其是海瑞)非常有个性,恰到好处,说话风趣幽默,也是一个“老顽童。”
(杨家两代,出了三个名家。坐者为杨斌奎老先生,后面站者,左为小杨先生杨振言,右为大杨先生杨振雄)
【苏州方言】其一“照名份”,这个词不按字面上“名份”解释,而是作“规矩”、“道理”解;其二“气得出潽出潽”,后面的“出潽出潽”是像声词,表示生气时呼气发出的声音。古代男人都留胡须,生气时胡须会被吹起来,这个像声词便是夸张胡须飘动时的情况;其三“搲勿着,搭勿够”,从字面上讲就是“抓不着,碰不到”,翻译成普通话,就是“鞭长莫及”的意思;其四“肚皮饿到背夹里”,夸张饥饿到了极点;其五“立勿直”,不是字面上(弯腰)的意思,用普通话讲就是“再不能在其位,谋其事了”。形容某人因做了坏事,没有脸面再见人了。
【唱篇听写】与《白蛇》不同,本书唱篇不多,两位演员并不以唱见长,但虽然这么说,听起来却也颇有味道。
店小二(杨振言唱):“海公历任到金陵,满城父老尽欢腾。他是澄清廉治治贪没,这辈衣带仗势的恶乡绅,不敢嚣张呈横行。他是廉洁奉公无私曲,铁案重翻始复审。老少不将欺,教益有功绩,真是安居乐业作经营。路不拾遗是非容易,夜不闭户到天明,盜匪绝迹保安宁。他是一片丹心是忠报国,俯察民间疾苦情。大人是重重德政我难尽说,真是万民敬仰的海忠臣。” 小杨先生演唱时,鼻音特别重,所以他后来唱的蒋调与众不同,很有自己的特色,被一些听客称为“言调”,但终因没有得到社会的公认,“言调”也就成了一家之“言”。这段唱篇采用的是他除蒋调之外最喜欢唱的一种风格,有人说属于“沈薛调”,使我想起了六十年代他与大杨先生合唱的一只叙事开篇《打黄狼》,就是用薛调演唱的。其实这是受他父亲杨斌奎的影响,老杨先生只唱这种声腔(可能当时还未正式形成沈薛调),很有些古色古香的味道,现在几乎没有人这样唱法了。
海瑞(杨斌奎唱陈调):“国势衰疲是不堪云,那边疆风烟动刀兵。只是心内将他还有苦,倒是国中权奸任横行。居正的桃李满天下,都是行贿贪没害子民。大奸不治无宁日,到处黎民遍哀声。” 这是海瑞的第一段唱篇,交待了《大红袍》全书的时代背景——海瑞与邹应龙扳倒了老奸严嵩,但新任内阁首辅张居正独揽大权,比严嵩有过之而无不及,大明朝处在内忧外患的危机之中。(历史学家对张的评价有着完全相反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他是大明朝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一种认为他是明朝最大的贪官。)
众所周知,不同的岩茶品种,具有不同的品种特征。表现在茶香上,就是品种香的不同。水仙的品种是兰花香,也称“兰底”;而肉桂则是独一无二的桂皮香;北斗是木质香;铁罗汉是沉沉的当归药香;梅占是清雅的梅花香……一茶一味,一茶一香,个性分明,这是岩茶的
凡是人们谈及茶叶,那么就必定绕不开福建。福建自古以来就被誉为中国茶叶发展的故乡。在福建有名的茶叶种类十分之多,数量也如同天空繁星一般,多如牛毛。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莫过于武夷的岩茶了。福建的岩茶有着数千年的历史,远在元朝时期福建的岩茶就被列为
#中国最名贵的茶叶是大红袍吗#直到今天,很多新手茶友还一直以茶叶名称来判定茶的品类,比如将安吉白茶当成白茶类,将大红袍当做红茶的一种,闹出了不少笑话。实际上安吉白茶是绿茶的变异品种,属于绿茶的一种,而大红袍则是乌龙茶中的代表作之一,是最典型
大红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市场上的大红袍大多是什么品种?大红袍的主要特点是岩骨花和山场的特色,其次是干茶、汤色、口感等方面。目前大红袍主要分为母树大红袍、大红袍亲属奇丹品种和拼配大红袍三种。基本上,第一种是不可能的了,其次奇丹大红袍的产量也相
#打卡挑战局##技能提升研究所#中国是茶叶之乡,中国的茶叶按其制作工艺不同,主要分为青茶,绿茶,白茶,红茶,黑茶,黄茶等6大类,那么,大红袍属于哪种茶类呢?一、大红袍是红茶吗?有的人习惯从字面意义上来分茶叶的种类,比如大红茶当中有“红”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有茶友好奇,蜜桃桂味大红袍是怎么回事?既有蜜桃香,又有桂皮味,横竖看去,这都应该叫肉桂啊。且慢,先不急。肉桂和大红袍它们有本质区别。市面上的肉桂主流是单品纯料,不拼
大红袍属于什么茶?大红袍产于福建省武夷山,是一种武夷岩茶。它的茶树生长在岩缝中,是中国乌龙茶中最好的,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大红袍属于半发酵茶,属于乌龙茶。因此,大红袍的制作方法与铁观音非常相似,其制作工艺包括枯萎、摊铺、摇摆、变绿、变绿、
大红袍属于什么类型的茶大红袍是半发酵的。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半发酵茶,品质优良。中国特色名茶。它的形状紧密相连,绿棕色鲜艳。冲泡后,汤呈橙黄色,叶子呈红绿色。最突出的品质是香气和兰花。它使用的新鲜叶子是面对三到四片成熟的叶子。新
大红袍的形状是索形的,成品茶的颜色是绿棕色或背青棕色,冲泡后汤呈橙黄色;虽然不同厂家的工艺不同,但大红袍的香气多种多样,但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岩骨的花香,大红袍的入口醇厚甘甜,具有岩韵的特殊地域特征。大红袍茶的味道:香气芬芳,兰花香,香
大红袍的泡法有哪些?在不同的场合我们有不同的冲泡大红袍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条件和器具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最常用大红袍的泡法,通常有大红袍的壶泡法和大红袍杯泡法两种,人多时宜用壶泡大红袍,人少宜杯泡大红袍。浸泡大红袍的时间,依照泡饮者的习惯
摘要:大红袍是一种名贵的茶叶,如果保存不当可能会发生变质,那么大红袍怎么存放最好?存放大红袍茶叶要注意周围环境、温度、湿度、真空性、避光等方面,一般情况下,大红袍的保存条件应该控制在含水量在6%以下、冷藏、无氧和避光的理想状态下。那么大红袍
摘要:肉桂和大红袍都是武夷岩茶中著名品种,武夷岩茶具有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的极品,属于半发酵的青茶;作为武夷岩茶中最为出名的大红袍和肉桂,肉桂和大红袍的区别是什么呢?大家知道肉桂和大红袍哪个贵吗?肉桂茶和大红袍在茶树品种、
前段时间“天价”岩茶让有些人几乎吵翻了天,先不说“天价”是否合理,这岩茶中的“老大”——大红袍,相信喝过茶的应该都听说过,下面就先扒一扒这大红袍。“大红袍”的是怎么来的?相传,在明代有一个上京赶考的举人路过武夷山时肚子疼,山上的一个和尚用珍
周末好友约着你去品茗,拿出一泡大红袍,泡上一壶,推到你面前。你细细一品,不由感叹道:“这红茶真不错。”大红袍是红茶?好友顿时表情好转。本来是来品茶,却闹出了这种笑话。真是令人尴尬。其实大红袍和红茶之间有许多的区别,收下这份科普,变身茶叶达人
讲到好喝的乌龙茶,那么就必定绕不开大红袍。如果要说出一个福建武夷的文化元素,在我看来被誉为茶中之王的大红袍则是当之无愧的桂冠。尽管大红袍的名气十分大,但是关于大红袍知识,大家又了解多少呢?就比如我问你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大红袍的分类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