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冲图解武夷岩茶大红袍的滋味,香清甘活,全占了!

时间:2022-12-18 15:18:40 | 浏览:849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在你们的心里,大红袍是什么味道的呢?是香气芬芳汤水稠滑,还是香气馥郁汤水似浆?这个顶着“半壁江山”头衔的岩茶贵胄,这个披着明朝红官服的“武夷山海瑞”,这个让无数茶人念念不忘使出全身解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在你们的心里,大红袍是什么味道的呢?

是香气芬芳汤水稠滑,还是香气馥郁汤水似浆?

这个顶着“半壁江山”头衔的岩茶贵胄,这个披着明朝红官服的“武夷山海瑞”,这个让无数茶人念念不忘使出全身解数去追寻和探索,令无数茶人挖空心思去复原其滋味的岩茶之王,是什么香气和滋味的呢?

微雨的春夜,清冷寂静。冷雨敲窗,分外灵动。

坐在可以看到江的窗边,看江水孱孱,听大江东去,遥想大红袍昔时的繁华,今日的凋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村姑陈觉得,千人千面。

大红袍的迷人之处正在于,谁都不知道它的真面目是什么,谁都不知道它真正的香气和滋味是什么?

几百年来,它早已经淹没于茫茫武夷,群山巍峨,渺渺森森。

作为今天的武夷山人,作为今天的制茶师们,从此得了片极佳的护身符,可以肆意地,去猜测,去想象,去调制,自己认为的,属于大红袍的味道。

有人认为大红袍应该是花香馥郁的,于是从黄观音,瑞香,金观音,金牡丹这些高香品种中挑出主料,配上其它的辅料,拼配出一款香气高扬霸气的大红袍。

有人认为大红袍应该是木质清扬,青松翠柏般,于是用大红袍的亲儿子北斗,拼上老丛水仙,做出一款琼林玉树般的大红袍。

还有的人,用奇丹,拼进丹桂,拼进黄观音,在发酵上进行调整,做出一款果香盈盈,内韵悠长的大红袍。

......

可以说,在每个制茶师手中,都会有款特别符合自己喜好的武夷岩茶,他们统统会给这款岩茶,起名叫“大红袍”。

而村姑陈觉得,大红袍的的味道,就跟今天喝到的这款被精心制作了送去参赛的大红袍一样。

用一句唐诗来形容,叫做“香滑玉肌丰”。

品鉴笔记

干茶的香气,是氤氲蒸腾的,在揭盖的瞬间,如一位蛰伏多时的武功高手,迅捷而上,成功侵袭了我们的嗅觉。

焦糖香香氛十足,带着发酵到位的窖香,是技术纯熟圆润、工艺到位的武夷岩茶,才会具有的香气。

凑近细闻,焦糖香里犹带三分轻淡的果香。

干香猛烈,夺人心魄。

盖香

前调:焦糖香、酵香、桂皮香

中调:花香、桂皮香、木香

尾调:木香、兰花香

滋味

汤感是清甜的,从第一冲直到最后一冲,仿若一枝亭亭玉立的荷。

有白瓷般的质感,有美人如花隔云端的美感。

是人到中年的许晴,犹带三分少女的天真与娇憨。

香气第一冲就落了水,余下的十来冲里,兰花香、木香、焦糖香、桂皮香轮番登场,甚至共同演出了一曲大合唱。

清盈的汤感和隽秀的香气,合二为一,令人无法不感慨,老天爷何其偏心,竟将这世间的钟灵毓秀,悉数给了这泡大红袍。

喝到酣畅处,汗流珠点点,茶汤里,香滑玉肌丰。

第一冲:

汤水清润和美,柔滑回甘,温润的汤水里,香气悠长。

香气清新柔和,如沐春风。花香盈盈绽放,间杂着丝丝果香,仿佛在咬一朵饱满多汁的鲜花,一口下去,被花蜜里的甜,惊艳到。

像是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又像是陌上三月,倚门回首的娇羞少女,被她的眼神剜一眼,少年便迈不动脚步了。

第二冲:

汤水柔软而甘甜,像二八少女柔和美好的轮廓,柔软嫩滑的肌肤。

焦糖香变淡了,桂皮香也减弱了,倒是木质香暴起,如同推开一扇黑夜里隐秘的门时,暗中一柄剑递到你的面门。

回甘轻灵而迅速地浮现,花香在回甘里飘荡着,伴着焦糖香做底色,像是在一幅咖啡色的锦缎上,绣上了香槟色的白玉兰。

花香娇俏,焦糖沉润。

第三冲:

汤里出现了力量感,一股极为绵柔的劲。俗语称,这是岩茶的骨鲠。

岩骨花香的“骨”。

这股劲,伴着焦糖香,像是一杯不放糖的黑咖啡里,混进了一勺热乎乎的焦糖。

盖香仍是成熟圆润的焦糖香,隐着幽幽的花香。是传统工艺岩茶发酵到位,焙火到位的标志。

回甘里,花香盈盈,果香细幽,浓郁的木质香,让人仿佛置身唐诗里。

是了,就是王维著名的那一首诗,前几天还听小侄子背过: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第四冲:

盖上焦糖香淡去,成为了幕布似的背景墙。而优雅的兰花香盈盈绽放,如同新年时维多利亚港的那场烟花,清冷,高傲,不流于俗。

茶汤里的花香愈发足了,沉沉的,像沉水香,低调地沉入水底。却又抑制不住它那朝气蓬勃的芳香分子,拼命向水中释放着DNA——独属于它自己的兰花香。

汤水和软,是袭人般的女子。为人周全,行事低调,温柔和顺,与之相处,极舒适惬意。

第五冲:

兰花香继续成为盖香的主角,花蜜般的果香,若隐若现,在兰花香强大的气场压制下,成为配角,出现在第二梯队里。

汤水里却是明朗的木香,这股异香如同奇兵突起,在喝第一口的当儿,便袭击了你所有的味觉神经。

汤水咽下后,整个上呼吸道系统里,全是悠深的木香,间或夹杂着丝丝缕缕的花香,仿佛在一片开满野花的树林里品茶,嗯,与竹林七贤那般的风雅名士。

停,正当香气的描述要结束的时候,突然,在茶汤里吸到了几丝不甚明朗的桂皮香。

是的,再三回环鼻息,确认,真的是桂皮香。有点辛,有点异香。

第六冲:

汤水清甜,像是山间清冽的甘泉水,汩汩流淌着,荡涤人的心魂。

拼配大红袍里出现清甜的、甘活的汤感,极能说明,这泡茶的原材料,山场是极为纯正的,工艺,是极为地道的。

这一冲的花香,减弱了,不如前几冲来得明亮,浓郁。

浓度降下来的花香,与木香,焦糖香,桂皮香一起,组成了花香四重奏,在这个春寒料峭的春夜,与窗外的雨声交织,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般的美好。

润泽的汤水里,伴着柔和的汤感,夹着盈然而立的兰花香,从舌面到唇齿,接受着一次异香的沐浴。

第七冲:

盖香里,是甜甜的花香。到了第七冲还有甜香,山场的纯正程度是极高的了。

回甘里,花香袅绕,木香低沉,桂皮香隐幽,三香合一,是种极舒服的综合香气。

且在回甘里能留存很久,很久,久到生了津,仍然是娉婷的花香,一马平川,驰骋在舌面上。

桂皮的辛辣感,表现得愈发明朗了。咽下茶汤,在喉间,有小刺一排滑过,微微的刺痛感。

这是汤水稠度降低后,包裹力弱了,形成的“图穷匕现”般的效果。

第八冲:

汤水里出现了微微的薄荷感,清新撩人,仿佛它的山场,是一个幽深的山谷,日照短,林木葱郁,清泉淙淙。

盖子上是兰花香与焦糖香的混合,如同青白二蛇,亲密相依,蜿蜒而行。

水中的香气,减弱了,像是一辆充满芳香分子的高速列车,正在减速。

兰花香幽然间,焦糖香温暖、圆润、饱满。体现着焙火和发酵工艺的成熟到位。

第九冲:

汤色减淡了。

花香悠扬,焦糖香圆润。

汤水依然柔和,甜美,纯净,无杂质,有山泉般的清透美感。

回甘里,花香清甜,像纯净的少女,脸上带着甜美的笑容——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第十冲:

香气如同蝴蝶一般轻舞飞扬。

盛夏里盛开的夏兰,那股子浓郁的,不同于春兰清芬的甜香,在茶汤里荡漾。

茶汤里的甜美程度,并未下降,有清泉石上流的清澈感。

回甘里花香和微微的果香回荡,木香仿佛中流砥柱,在花香果香间,莹然凌立。

香气持久,且,落英缤纷。

第十一冲:

花香、木香、焦糖香、桂皮香、果香,交织成一匹蜀锦。

花香最浓,木香最沉,焦糖香为辅,果香打底,而桂皮香,是乌云上镶的那道金边,是紫砂壶边上的那道包金,画龙点睛,流光溢彩。

汤水淡了,可依然柔软,甜美,和顺。

像袭人去后,留下来服侍宝玉夫妇的麝月,开到荼蘼,花事方了。

壶煮:

这一冲之后,可以放到壶里煮了。

对待需要坐杯2分钟以上才出味道的茶叶,只有煮,才能让其尽情释放。

唯有好茶,舍不得倒掉,才会泡了十来冲,再煮两壶。

用300毫升的壶,放250毫升左右的水,由于是泡过十来冲的岩茶叶底,不是新茶,故冷水投茶,水与茶一同加热,味道能释放得更快、更顺畅。

把茶叶放到壶里,加上水,开火。

捧一本书,歪在一边看着。

等水沸,等大红袍的焦糖香,兰花香,木香,飘扬在房间里。

喝一杯稍凉的茶汤,感受那煮过之后,愈发柔软的汤水,和兰花香底里竹叶香的尾韵。

花气袭人知昼暖,兰田玉暖日生烟。

后记:

这泡茶,来自一位马头岩开山坪的茶农。

不知名的一家茶厂,因为不宣传,不炒作,没什么名气。也不开豪车,认真低调做茶。

我喜欢这样的茶人。

如果一个做茶的人,整天想着炫富,开豪车,开跑车,那还会有多少心思放在做茶上呢?还如何精进技艺,如何做出高品质的茶叶呢?

术业有专攻。

一个人的时间放在哪里,是看得出来的。

所以,我买茶,如果这位茶农是开豪车的,超跑的,我一般不会买。

(马头岩的代表性建筑)

(开山坪的老茶树,枝深叶茂)

(开山坪的老茶园,生满了青苔)

(站在开山坪,眺望道观)

马头岩开山坪,是块开阔地。这款大红袍里那少量的肉桂,便是来自于此地。

位于山顶,开阔,通风透气,日晒略长而雾气更浓。种出来的茶,香气高扬,汤水绵柔。

把它拼到大红袍里,虽然是少量,但也是点睛之笔,像阳光给乌云镶上的那道金边,光芒万丈,光彩夺目。

其它的配料,亦是好山场出来的好材料,方才能得到香甜的汤感,鲜活的口感,绵柔的触感,和沉沉的落水香。

可以说,这款大红袍,把武夷岩茶的好茶标准——香清甘活,全占了。

喝它的时候,不由得想起那句唐诗:

香滑玉肌丰。

汤水香甜滑嫩,可不就是一代尤物双文么?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相关资讯

山场主人陈墩杰|正当年的纯种大红袍,靠养

专题内容复习链接:1.纯种大红袍集萃|大红袍凭什么可以当上“天下第一”的茶王2.山场主人陈拯 | 纯种大红袍就是要追求和谐之美 陈墩杰家的纯种大红袍其实我们惦记了很久。2018年和肉桂状元陈墩杰爬金交椅的时候,他们家的纯种大红袍就是紧挨着肉

从水仙、肉桂,到大红袍,对于武夷岩茶,我们的标准变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武夷山的快递最近特别香。都在收茶样。最近,2022武夷岩茶的新茶,正在陆续上新。武夷山的茶农们也开始忙碌起来。一边忙着焙茶,一边忙着把成品的新茶包成小样寄给客人品尝。于是,快递

你所不知道的明前龙井茶

龙井茶是产自浙江西湖茶区的一种绿茶,因为它的独特的人文特征,精湛的采制工艺,这才造就了西湖龙井盛名,使得龙井茶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在茶类中脱颖而出,精湛的制作工艺使其闻名于世,并且位列中国十大名茶首位,龙井茶的采制大致分为:明前茶、雨前茶、

人间吃好茶,唯有明前碧螺春独好

春分一过,进入3月中旬,江南的气候回暖非常明显。空气中飘散着白玉兰淡淡的芬香,风一动,口腹之欲随之蠢蠢欲动。野地里鲜嫩的荠菜顶开冻土,在暖阳下铺展茎叶;豌豆尖则早已出现在餐盘里,还有马兰头和香椿,等待有心人遇见,争当春日里的“第一鲜”。每到

玉苍之南:这可能是史上最全的普洱茶讲解

看到普洱两个字时,就想到了刚开始喝茶的那段日子。当时很年轻,还立下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把中国的茶都喝一个遍。当遇到普洱时便彻底沦陷了,而我和普洱的缘分也在那个时候悄然发芽,一直到现在从未中断!其他茶叶的知识不是很懂,但可以把知道的普洱知识告诉

一饼百万,价超黄金?聊聊大藏家是如何玩转普洱茶升值的

之前有位年轻人带着一饼茶找上门,说家里长辈过世,留下了这饼普洱茶,当年老人说是六星孔雀,并再三叮嘱说非常有价值,一定要妥善保管。疫情后他资金周转不开,便想着拿这饼茶卖点钱救急,陆离鉴定后发现的确是正品,给万江朋友打个电话,很快派过来一个小伙

普洱茶,到底是不是黑茶?弄清楚这两者的区别,你就知道答案了

普洱茶,到底是不是黑茶?弄清楚这两者的区别,你就知道答案了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喝茶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中国是一个茶叶大国,很多地方都有种植茶树。根据茶叶的制作工艺和发酵工艺,通常将茶叶分为6大类:绿茶、红茶、白茶、黑

黑茶不为人知的5个真相,知道2个以上算你厉害

过去,黑茶因其外表粗燥,仓味沉重,很少被茶圈人认为是好茶。那时人们提起黑茶,只能想到它是用于供应边疆少数民族的“边销茶”。而如今,随着黑茶的“刮油”和“调节肠胃”等药理作用被认可,黑茶收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摇身一变,成为了茶圈的宠儿。尽管黑

评茶篇————20,黑茶之湖南黑茶篇

陶澍诗云:"斯由地气殊,匪藉人工巧。"安化古称梅山,地处湘中偏北,雪峰山脉北麓,资水中游。是一个"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旱土和庄园"山区,宋代建县时,茶树已"山崖水畔,不种自生"湖南黑茶原产于安化,最早产于资江边上的苞芷园,以江南为集中地。过

安化黑茶如何辨识好坏金花是主要特征

作为近年来流行趋势明显的茶类,黑茶可谓风生水起。以湖南安化黑茶为首,其他地方黑茶紧跟的节奏,黑茶逐渐进入了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作为带有金花这一明显特色的安化黑茶,其品质如何辨识好坏呢?安化黑茶外形图好的黑茶其品质要求色泽黑而有光泽,汤色橙黄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纽约旅游网雪茄品牌专卖网优家宝贝母婴开封新闻头条网化妆品排行网海外移民资讯网绍兴新闻头条网博时基金资讯网书法艺术官网柏林旅游网泰勒梅球杆海参养殖技术网爵士舞培训网宠物猪品种网贺州新闻资讯网
武夷大红袍官网-福建武夷山三棵大红袍茶树、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品质优异。中国特种名茶。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 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悬崖峭壁上现存的6棵茶树,树龄已有350多年,被称为大红袍母树。武夷岩茶之首茶王大红袍、武夷岩茶产地、武夷岩茶肉桂、武夷岩茶水仙、武夷山老纵水仙。武夷岩茶大红袍官网。
武夷大红袍官网 pinpindan.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