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15:24:17 | 浏览:129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什么时候才能喝到大红袍?
现在就能啊!
这个问题,没啥技术难度,您想喝大红袍?简直易如反掌,现如今正是岩茶上市高峰期,要喝什么茶没有?
麻花还能给你集齐各种口味的大红袍。
今年刚做好的大红袍,火功轻一些,花香极好,张扬又馥郁,香气是综合体,像是夜游花园,空气中都充满着甜香。
汤水还很清爽,是大多数入门茶友,能轻松驾驭的滋味。
陈放了一年的大红袍,香气少了些许的馥郁与张扬,多了几分内敛,但胜在汤水醇厚,绵长,余韵悠长,能够满足茶龄更老的茶客的需求。
年份老的大红袍,需要把关后再推荐。
“可是我听说,大红袍要12月才上市,现在上市的大红袍,品质都不好,是这样吗?”
哈?
这还真是道听途说。
脑补了天心村茶农,集体12月才售卖大红袍的场面。
嗯,那谁家孩子的奶粉钱,有点紧张!
还有那谁家的换车计划,又该泡汤。
12月才卖大红袍,茶农该直呼一声“伤不起”吧。
《2》
大红袍12月才上市,是真相,还是谣言?
当然是谣言。
大红袍,现在就能买到。12月,甚至明年1-2月,还能买到大红袍。
只是不同时间段内上市的大红袍,焙火程度不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火功高低有差别。
现如今上市的大红袍,火功稍低一些,多属于轻火、中轻火。
经过一道火的炭焙,保留大多数的花香,以及鲜爽感,是一款大红袍的二八芳华。
到了12月,大红袍已经吃了两道火,有的甚至吃了三道火,火功更高些,通常达到了中火、中足火级别。
此时,大红袍的香气少了,滋味却甘醇了,也多了几分骨感和韵味。
但要说大红袍到12月才上市,就显得不够专业。
您将轻火岩茶,置于何地?
同时,说现在上市的大红袍,品质不好,那就真的是对低火功的大红袍有成见。
低火功的大红袍,到底是怎么得罪您了?
这可是许多茶友了解大红袍的第一课,不能少。
并且说低火功大红袍不好,那是您对好茶的判断标准, 严重出错。
按照该茶友的逻辑,低火功的岩茶不好,那是不是越高火功的茶,越好?
咦 ~
瞬间联想到高火大红袍那一股灰败的气味,以及稍显煞口的味道,简直就是午夜梦回时,最想忘记的味道。
如果根据火功高低就能判断岩茶品质好坏,那天心村斗茶赛,也失去了光彩,咱们就比岩茶的耐火程度好了。
茶友,请清醒些。
茶叶品质优劣,不是看火功说话,而是要从香气、滋味等指标入手,靠软实力说话。
大红袍,需要满足“香清甘活”的特点,才能叫做好茶。
它的香气,是清纯的,清爽的,清晰的,每一层香气都丰富而多变。气味,还是持久的,并不会冲泡三五次就找不到香气的踪影。
重点在于,大红袍的汤水,还是有内容物的。
往最简单的理解,茶喝着,不能像白开水。
喝完茶后,这款茶还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会出彩,而不像大众脸,转眼就忘记。
《3》
为什么会有人认为,大红袍要12月才上市?
因为对岩茶制作周期以及工艺的不了解,加上身边的资源不佳,压根就没有深入了解过大红袍,自然就不知道大红袍是什么时间上市。
兴许,去年正好是在12月喝到了大红袍,于是就先入为主,认为大红袍都是12月才上市。
不得不说一句,这位说“大红袍12月才上市”的人,真的很偷懒,这些资料,只要上网搜索一二,就能找到。
或者跟着岩茶课堂的更新步伐,也能及时获取岩茶知识,总不至于连大红袍什么时间上市都不知道。
简单科普,大红袍的制作时间轴。
每年四月中下旬到五月初:采摘。
等到大红袍达到开面采的要求后,采下。
而后摊晾、走水、做青(摇青、揉捻、炒青)。
每年六月:初制(第一次焙火)
走水焙之后,大红袍进入剔拣期,这是要手工将茶梗和茶叶分离,将黄色叶片,老叶片剔除。
同时,让茶叶中的残存的水分,再次均匀地分散到各个部位,重新进行物质分配。
之后,就是第一次焙火。
岩茶焙火,讲究文火慢炖。
文火慢炖,将岩茶的品质调整到最佳状态,让内在物质进一步醇化,使得茶叶中的内在物质,能够发挥最大作用。
同时,还能保留叶片中的芳香物质,确保茶喝起来是香的。
七月后到中秋节:再焙火。
时值七月,岩茶陆续焙到二道火,进一步地稳固茶叶品质。
同时再根据市场的反馈,以及用户的需求,调整相应的焙火。
目的是为了能让岩茶的色香味,更符合茶客们的喜好。
之后的时间内,岩茶处于精修期,根据茶叶的表现进行火功上的微调,以保证茶叶的风味,是最佳状态。
十二月:大多数岩茶达到适饮期
到了十二月,许多中足火的岩茶,已经达到适饮期。
一些耐火性好的岩茶,如铁罗汉、老丛水仙、肉桂、大红袍等茶,即便是焙到中足火,也已经完成褪火。
此时喝这些火功较高的岩茶,是最佳时期。
火气经过吐纳,已经消失殆尽,属于岩茶本身的香气显山露水,茶汤滋味甘醇,让人变得贪婪。
你瞧,岩茶的上市与制作,按部就班,等到十二月才上市的大红袍,那叫一个等的黄花菜都凉了。
《4》
12月才有大红袍上市。
听完之后,麻花不厚道的笑了。
按照这一逻辑来看,我们还要再等上至少四个月的时间,才能喝到大红袍。
茶农手中的大红袍,也要砸在自己手上,眼巴巴等到12月到来。这库存量,茶农表示压力很大!
凛冬将至,大红袍才上市?
对不起,这是个重大误区!
大红袍,并非是12月才上市,也不是只有到12月喝到的大红袍,品质才是最好的。
要是不懂岩茶的上市规律,您只会错失好茶。
喝大红袍,现在就可以。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李麻花(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凡是人们谈及茶叶,那么就必定绕不开福建。福建自古以来就被誉为中国茶叶发展的故乡。在福建有名的茶叶种类十分之多,数量也如同天空繁星一般,多如牛毛。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莫过于武夷的岩茶了。福建的岩茶有着数千年的历史,远在元朝时期福建的岩茶就被列为
茶叶按加工工艺不同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青茶(俗称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 有些茶类可派生出再加工茶,如花茶,速溶茶类、茶饮料类、添加茶类等等。 而武夷岩茶是属于青茶即乌龙茶类。乌龙茶的产品分类:是按茶叶产地加茶树品种来分,如武夷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哈哈大亮亮创作立场声明:本文中所选购茶叶来自于本人双十一自费购自于京东平台,无任何利益瓜葛。岩茶是跟绿茶、红茶这种受众面非常广泛的茶叶完全不同品类的一种,属于半发酵茶。大家最熟悉的
大红袍 武夷山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代表,武夷岩茶的茶王 ,只有武夷山才有大红袍。其茶形状条索紧结,光泽绿褐鲜润,冲泡之后汤色橙黄透亮,叶底红绿相间。其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耐久,岩骨花香之“岩韵”深谙其中。 武夷肉桂
讲到好喝的乌龙茶,那么就必定绕不开大红袍。如果要说出一个福建武夷的文化元素,在我看来被誉为茶中之王的大红袍则是当之无愧的桂冠。尽管大红袍的名气十分大,但是关于大红袍知识,大家又了解多少呢?就比如我问你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大红袍的分类是怎样的呢
茶的综述茶树起源于中国西南部山区。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是茶的故。茶从药用、食用到饮用,堪称我国举国之饮。与咖啡、可可并称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按茶叶发酵程度的不同,可将茶叶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全发酵茶三大类。而陈椽教授建立的
本文是头条号“小陈茶事”原创文章,首发头条号,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小陈茶事《01》在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指物种之间及生物内部之间相互竞争,物种与自然之间的抗争,能适应自然者被选择存留下来的一种丛林法则。不论是人或者是茶,皆遵循
恭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摩洛哥拉巴特举行第17届会议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含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一部茶叶史,半部世界史;一座武夷山,半部茶
前人盛赞武夷岩茶:“臻山川精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武夷山不独以山之奇而奇,更以茶产之奇而奇。名山名水出名茶,说明好茶与良好生态环境关系密切。访岩茶,首先要理解“岩”字闽北多山,福鼎的太姥山,政和的鹫峰山脉,高俊清秀,各有胜景。然而,
武夷山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代表。武夷岩茶的茶王只有武夷山才有大红袍。大红袍春茶于4月底和5月初开采,每个层次都有细分。根据质量分为三个层次,高于特殊层次。除等级外,根据茶叶产地的不同,还分为:正岩,即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开采的茶叶,质量最好;半
武夷岩茶简介,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其主要品种有“水仙”、“肉桂”、“大红袍”、“乌龙”、等。武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什么时候才能喝到大红袍?现在就能啊!这个问题,没啥技术难度,您想喝大红袍?简直易如反掌,现如今正是岩茶上市高峰期,要喝什么茶没有?麻花还能给你集齐各种口味的大红袍。今年刚做好的
众所周知,不同的岩茶品种,具有不同的品种特征。表现在茶香上,就是品种香的不同。水仙的品种是兰花香,也称“兰底”;而肉桂则是独一无二的桂皮香;北斗是木质香;铁罗汉是沉沉的当归药香;梅占是清雅的梅花香……一茶一味,一茶一香,个性分明,这是岩茶的
茶叶按加工工艺不同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青茶(俗称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有些茶类可派生出再加工茶,如花茶,速溶茶类、茶饮料类、添加茶类等等。而武夷岩茶是属于青茶即乌龙茶类。乌龙茶的产品分类:是按茶叶产地加茶树品种来分,如武夷岩茶,安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主要流布于福建省武夷山一带,种类繁多,从古至今所传品种约有1000余种,其中,大红袍是当家品种之一。武夷岩茶(大红袍)系乌龙茶类,属于半发酵茶,其制作技艺源于明末,形成于清初,是由绿茶、红茶的制作技艺演变而成,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