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15:48:13 | 浏览:626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临近中秋,近期看到一个话题。
有人说,送人情不能送茶叶。
因为茶叶价格不透明,送别人茶叶,收礼的人如果不是很专业,根本就没办法估价。
到底这盒茶是值1000块,还是只值100块?
一切无从得知。
既然如此,收礼方又怎能看出你的诚意与心意?
不过在那个话题讨论底下,有网友很调皮。
那位网友贡献出神评论: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乍一听,这一正一反的两方,说得都很有道理。
不管怎么说,茶叶难以估价,早已是大众共识。
经常遇到有茶友私信问,别人送礼的XXX茶,到底值多少钱?
说实话,每次遇到这类问题,麻花都觉得很无奈!
《2》
讲一个近期的例子。
有位新茶友,发来一张图片过来咨询。
看完这则私信后,麻花明确告知对方,自己没办法估价。
首先,茶叶的价值判断,得靠试喝。
单从一张图上,判断不出什么有效信息。
在没有试过前,不能轻易下结论。
况且,经过焙火的岩茶,情况和白茶绿茶不同。
白毫银针芽头是肥是瘦?老白茶饼是否有做旧痕迹?龙井绿茶是绿版还是黄版?
这些问题,至少还能从肉眼上大致分辨。
而岩茶的外形里,乍一眼看,很难看出区别。
顶多是看条索颜色,粗细长短,是否匀称等。
看不出任何与山场、滋味、香气等相关信息。
SO,要想从一张干茶图片估出一款岩茶的身价,比悬丝诊脉还要不靠谱!
其次,来源不明的茶,难以估价。
按那位茶友的描述,他手里的大红袍是朋友送的。
那朋友送来的这盒茶,是从什么样的渠道内获得,无从得知。
一款来龙去脉不明的茶, 且不论它的风味是好是坏,光是估价上就非常困难。
如果说是自己买的茶,那倒还好,至少能有分析点。
但朋友送来的茶,涉及价格,着实太敏感。
比方说,这盒茶拆开试喝后,自己觉得喝起来跟网上百元出头的口粮岩茶差不多,但你的朋友跟你说,这茶是花了上万元买的。
试问这时,到底是自己喝不懂好茶?
是朋友说了谎,这茶根本不值这个价?
还是朋友不会买茶,买茶时被商家坑了?
在替人估价时,横竖左右,不管怎么说都是得罪人。
最后,这年头能有礼物收,其实是好事。
说明对方还在记挂你。
别人送给我的茶,到底值多少钱?
诸如此类的问题,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反而没趣。
倒不如将心态放得乐观点。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收到别人送来的礼,茶礼价值是高是低倒在其次。
问题的关键,是你肯不肯承情!
《3》
比起一般岩茶,老岩茶的水更深,更难估价。
更何况是已经转了好几手,拆开试喝过的老岩茶!
按经验推测,这样的茶其实早已经不能再喝。
因为,岩茶本身就不提倡存老茶。
当岩茶新茶褪火后,便能进入最佳适饮期。
通常,岩茶因独特焙火工艺而获得的特殊风味,赏味期有限。
新茶褪火后,需要尽快饮用。
要不然放到最后,即便岩茶没有受潮变质,原有的馥郁茶香也会走下坡路。
另外按茶友表述,那盒2006年的大红袍,是典型的私人仓储茶。
私人仓储的老茶,大多带有无心插柳的意味。
即,原本没想着要将这盒茶放这么久。
但因为忘了及时喝,自己又舍不得丢掉,就一直保留了下来。
从始至终,就没有得到良好的储存保证。
通常,武夷岩茶的保质期也就三年左右。
而这盒大红袍在过期十多年的情况下,大概率是早已经严重变质,不能再喝。
来源不清,外包装不完整,信息不全,早已过期十多年……
多重因素叠加来看,这样的大红袍要想挂到二手市场,难度比较大。
毕竟,茶叶作为入口之物,身份比较敏感。
一般在正规渠道,这样早已过期的大红袍,不支持上架销售。
千言万语说到底,这样一盒过期十多年的大红袍,放到现在能值多少钱?
在估价上,没有标准答案。
论茶叶本身的饮用价值,早已不适合继续泡来喝。
而论及茶叶外盒是否有纪念意义,那则是另话。
总之,最关键的前提是,有没有人愿意接手!
《4》
老岩茶的定价难,除了山场、工艺等信息难以溯源外。
还有一点,便是储存条件的界定。
退一步看,大多数人买茶,出发点肯定不是为了等日后升值。
而是为了满足当下的饮茶需求。
极少会有普通茶客会大量购茶,再专门建一个茶仓放置,等到时隔多年再“放仓”出来。
因为,仅仅是普通私人,凭一己之力,难以确保规范化存茶。
毕竟,茶叶又不是金玉之类的保值品,容易存坏。
大量购入岩茶收藏,这样做属于高风险,高投入,但不一定会有高回报。
一旦整批茶存坏变质,到头来很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茶圈,时不时就能看到这样的新闻。
90年代典藏老茶,拍卖出XXX万天价;
茶农自家祖传的60年代老茶,被某富商高价收购;
十多年前入手的XXX茶,现在价值翻了好几番,藏家大赚一笔……
诸如此类的藏茶造富,藏茶升值新闻,历来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噱头满满,特别吸引眼球。
但这些新闻的真实性未必有保证,不能当真。
实际上,对于原料山场、制茶工艺、储存条件等,统统难以溯源与认证的老岩茶。
在绝大多数茶客眼里,根本不敢再放心买入。
所以,出自私人之手的老茶能卖出高价的事,往往不可信。
天底下不会白白掉馅饼。
茶界里更没有那么多,收藏老茶一夜暴富的传说。
所以,对于老岩茶,建议大家慎入。
从无数的实例看,来源不清、储存条件不明的老茶,没那么容易就能顺利转手!
《5》
茶界里,无数藏茶致富的小道消息。
让不少茶圈新手,产生了这样的错觉。
即,一款茶的年份只要足够老,那么它就一定很值钱!
其实,这只是错觉而已。
茶叶作为饮品,作为入口之物,作为柴米油盐之类的日常所需。
本身就不应该,过分神化一款茶的年份。
毕竟,价值才能决定价格。
品质好,才是一款茶定出高价的底气!
更何况对武夷岩茶来说,仓储不明老岩茶,本身就不提倡饮用。
往简单来说,一款过期十多年的大红袍,就算是转手,也没你想象中的那么值钱!
武夷岩茶与大红袍是一个概念吗?那肉桂、水仙也是大红袍吗?
武夷岩茶大红袍一斤多少钱?请从大红袍的三则故事说起!
大红袍早已消失在历史上,那么现存的母树大红袍,又是哪来的?
大红袍成为了神话,北斗却不是传说,它在继承母树大红袍的风貌
听说岩茶的拼配,哪怕是大红袍,茶底都是水仙肉桂?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一、水仙武夷岩茶当家品种之一: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水仙成品茶特征:条索肥壮(壮实)、色泽乌绿润带宝色、叶背常现沙粒,叶基主脉宽扁明显,香幽长似兰花,棕叶响,香味浓醇而厚回味甘爽,汤色浓艳呈深橙黄色或金黄色,叶底软亮、朱砂红边明
茶、咖啡、可乐是被公认的“世界三大饮料”,通过多方研究,在三大饮料中,绿茶的营养成分含量是最高的,故而原产地在中国的茶叶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世界三大饮料之首。饮茶不仅怡情,还可养生,在千年的历史中,茶叶和中国文化产生了无法斩断的联系,饮茶一直是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下个月打算给别人送盒茶,想知道大红袍和金骏眉在红茶里哪个更高级?送礼时更拿得出手?”就事论事,单论问题本身,毫无疑问是选金骏眉。原因没别的,大红袍根本不是红茶。若是对方喜欢红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以讹传讹,三人成虎,这是谣传的产生根基。岩茶圈内,被造谣最严重的一个品种。不是肉桂,更不是水仙。而是岩茶茶王大红袍。有些谣言,盘亘圈内,为时已久。论来源,不可追溯。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大红袍的概念之争,由来已久。拼配大红袍、名丛大红袍、母树大红袍……但提到大红袍,咱们不能忽略另一个看问题的角度——产地。市面上有些茶,包装上清楚直白印刷着“武夷岩茶
我国十大名茶之一,武夷岩茶四大名枞之一,茶中之珍品,武夷岩茶之首。有“茶王之王”之称。生长在福建闽北秀丽的武夷山风景区内,生长环境得天独厚,母树生长在武夷山风景区天心岩九龙窠的悬崖中,两旁岩壁直立。土壤中含有大量砂石,富含天然有机物质,故称
如今大环境不太理想,农村很多外出打工的人不得已又回到了故乡。这年头其实每个人都很煎熬,过得很难,即便是归了故里也要尝试着寻找新的活路,养家糊口那么,回到了农村能做些什么呢?有的人就把目光投到了种植药材这方面,老邪觉得这个想法是可行的,在做好
我们今天就通过实测来看看这个问题。2013年大红袍我们今天试泡的是一款2013年的大红袍,是铁盒装,外面塑封完好,打开之后,盒子里是塑料袋散装,袋口收的很近,从整个包装来看,茶还是很完美的。我用的是紫砂壶,紫砂壶因为其独特透气性和热量持久性
大红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市场上的大红袍大多是什么品种?大红袍的主要特点是岩骨花和山场的特色,其次是干茶、汤色、口感等方面。目前大红袍主要分为母树大红袍、大红袍亲属奇丹品种和拼配大红袍三种。基本上,第一种是不可能的了,其次奇丹大红袍的产量也相
#头条创作挑战赛#冬日,当别人告诉你应该喝红茶时,你有没有默默拿出大红袍?虽然说大红袍是茶叶界的“明星大碗”,但好多人却对其误解满满。误解一:大红袍是红茶。茶叶的分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陌生,把茶类说错很正常。至于说大红袍是红茶,也是因为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