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16:34:25 | 浏览:882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不知,茶友们有没有留意,在岩茶审评中并没有耐泡度考验。
一杯好的岩茶,主要在于有香,有水,有韵。
想来也是,遇上一泡好茶,在领略过前几水好喝的茶味后,基本上不留遗憾了。
若在后续的冲泡中,这泡茶能迸发出持久的耐泡力,将美好的喝茶韵味一冲冲延续,那实在是种锦上添花的美妙。
是以,今天有茶友问,为什么他喝的大红袍,三泡就没味了,是不是茶不好时,麻花没有直面回答。
而是反问到,在前三泡感觉有味时,你觉得好喝吗?
茶友的回复是没有特别好喝,带涩味,和想象中差太远了。
本身就不好喝,还极不耐泡的岩茶,那它的品质,真的是太差了。
一款岩茶,对其耐泡度的衡量,考量的不仅是冲泡的次数多少,而是在一冲冲泡茶过程中,具体表现如何。
在岩茶一冲冲注水泡茶时,能否得出“有味”茶汤,存在诸多方面制约,下面就来细说。
《2》
没有耐泡度的茶,不是好岩茶!
在岩茶的审评标准里,对于耐泡度,没有明文要求。
但从日常喝岩茶经验来说,没有耐泡度的茶,一定不是好岩茶!
岩茶本身品质,是影响其耐泡程度的重要因素。
在武夷岩茶中,山场、工艺、保存等诸多因素,制约着一款岩茶的品质,只有在这些因素万事俱备情况下,才能得出一泡好喝的茶汤。
一款岩茶,既不好喝,又不耐泡,这两大点,就足以暴露其品质实在是太差了。
就拿今天茶友遇上的大红袍来说吧,才泡三冲就感觉没味了,并且喝着还带涩味,这样的表现,足以说明其品质太差了。
大红袍,在武夷岩茶中,算是什么样的茶?那可是岩茶中的茶王呀!
在很长的时期里,大红袍,都是岩茶中金字招牌一样的存在。
虽然,九龙窠上的母树大红袍,早已不可采摘。
但市面上可以购买到的拼配大红袍,在品质得当的情况下,香气和滋味,极似原版大红袍滋味。
是以,在品质得当的情况下,大红袍是绝不会出现不好喝,又不耐泡的情况的!
三泡就没味,品质不佳的大红袍,推测有以下原因:
【种植山场太差】
岩茶的山场环境,对于岩茶品质呈现,有着直接影响。
所谓的山场,就是岩茶先天的产地环境。
在岩茶山场中,好的山场,具备得天独厚的小环境和绝佳的土壤条件,使得岩茶的品质,先天就能赢在起跑线上。
而山场太差的岩茶,或是因为气候影响,过多阳光灼射;或是土壤原因,土壤板结,通透性不佳,这样恶劣环境下出产的岩茶,内质积累不足,先天品质就存在缺陷。
【工艺上的影响】
岩茶的制茶工艺,对品质影响较大的环节,包括采摘、做青和焙火等。
如在做青过程中,走水不顺畅,做青没有做透,这样的岩茶,容易带出涩味。而过犹不及,做青做太过,岩茶的活性也会受影响,岩茶的内质物会在做青过程中,被过多消耗,在冲泡时,会显得后劲不足。
又如在焙火上,岩茶在焙火过程中,焙火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品质,若是焙火中出差错,将茶焙死,内质物受损,这样的岩茶,自然是不耐泡的。
【保存上的影响】
岩茶的保存要点,在于避光、密封、干燥、无异味和阴凉处保存。
在阴雨连绵的春季,存岩茶,最为关键是防潮。
用泡袋单独包装的岩茶,在保存过程中,细节没有做到位情况下,容易发生返青变质。
发生返青后的岩茶,品质一泻千里,会变得十分不耐泡!
《3》
品质好的岩茶,能泡几冲?
没有耐泡度的岩茶,不是好岩茶。
像今天茶友的大红袍,才泡了三冲就不耐泡,品质是不合格的。
那么,品质好的岩茶,到底能泡几冲呢?
在具体的茶具选择,茶水比例、浸泡时间、泡茶水温等冲泡定量都确定后,才能得出结论。
一款武夷岩茶,到底能泡几冲,得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定。
在正常冲泡情况下,110ml盖碗,搭配一泡8克的岩茶,在快出水的冲泡手法下,检验看其冲泡次数。
若按麻花的判断标准,一款在合格线徘徊的岩茶,在快出水的情况下,至少需要冲泡上六冲。
及格线以上的岩茶,快出水至少可以冲泡八次。
而要想达到优秀水平,在快出水的方式下,至少得泡上十冲,上不封顶。
如,站在岩茶品质金字塔尖的牛栏坑肉桂、慧苑老丛水仙之辈,内在功力深厚,在快出水的冲泡下,轻轻松松泡上十二冲,是不在话下的。
品质好的岩茶,能具体泡上几冲,没有定数,这和具体的冲泡手法,有着直接影响。
品质再好的岩茶,若是用容量超大的盖碗,疯狂坐杯,内质物在提前过多消耗的情况下,对岩茶耐泡程度,有着直接影响。
《4》
岩茶能泡多少冲,和喝茶人的主观评定有关!
一款岩茶,能泡多少冲,能喝多少冲,和喝茶人主观评定,有着莫大关联。
在岩茶圈中,麻花遇到过这样的茶友,对喝岩茶的品质,要求极高,只喝其前几冲最佳状态。
这部分茶友,在喝岩茶时,细品其香气、滋味、韵味过后,泡到第六冲时,就已经认为茶味淡了,就算坐杯,也达不到其最佳风采,需要换茶冲泡了。
这样的冲泡岩茶方式,能留住一款岩茶,在自己心目中,最美好的风采,但略显奢侈。
就像吃西瓜,只取用中间靠近最甜的部分,其余部分丢弃一样。
是以,若要问品质好的岩茶,能泡几冲,这部分茶友,给出来的回答,是不过六冲。
喝茶品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难以一概而论。
这让麻花,想到庄子笔下形容的凤凰,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不同的人,喝茶有不同的标准。
手中的岩茶,该怎么喝,能喝多少泡,和个人喜好,直接相关!
《5》
岩茶的耐泡度,在作为衡量标准时,很有意思。
品质好的岩茶,是耐泡的。
但品质好的岩茶,并不以耐泡程度论英雄。
一杯好岩茶,喝的舒适,色香味醇,有香、有水、有韵味,才是最关键的!
烟花的美,轰轰烈烈,但只是短暂的一瞬间,
但细水长流中,点点滴滴的幸福,方为珍贵。
是以,一款耐泡又好喝的岩茶,难能可贵。
遇上好茶,将其茶味一冲冲品尽,才不负好茶味!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下个月打算给别人送盒茶,想知道大红袍和金骏眉在红茶里哪个更高级?送礼时更拿得出手?”就事论事,单论问题本身,毫无疑问是选金骏眉。原因没别的,大红袍根本不是红茶。若是对方喜欢红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以讹传讹,三人成虎,这是谣传的产生根基。岩茶圈内,被造谣最严重的一个品种。不是肉桂,更不是水仙。而是岩茶茶王大红袍。有些谣言,盘亘圈内,为时已久。论来源,不可追溯。
“状元披袍”“天降祥瑞”大红袍的起源已被赋予传奇色彩~它不仅仅火到大江南北,更是火到全世界。不止一次登上国际舞台,可以说从古至今它稳居在御茶、国礼的位置上级有友友刚开始喝茶的时候,看到“大红袍”几个字,便误以为是红茶( x 达咩 x )人家
#打卡挑战局##技能提升研究所#中国是茶叶之乡,中国的茶叶按其制作工艺不同,主要分为青茶,绿茶,白茶,红茶,黑茶,黄茶等6大类,那么,大红袍属于哪种茶类呢?一、大红袍是红茶吗?有的人习惯从字面意义上来分茶叶的种类,比如大红茶当中有“红”字,
喝茶这事讲究个缘字,就拿我来说,六大茶类几乎所有的茶类都喝过,但唯独除了青茶(乌龙茶)类,其他茶类都有自己喜欢的茶叶。对于乌龙茶,虽然谈不上讨厌,但也绝对谈不上喜欢。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八字不合。但凡事都会有变化,例如我最近就喜欢上了乌龙茶
怎么也没想到,这种传说中最具神秘色彩的极品泥,竟然“失踪”了。明末清初,紫砂壶的历史上曾经出现一种神秘泥料,被传为“大红袍”。经大红袍烧制的紫砂壶,颜色娇嫩,大红如血,结晶密度极高,经过八到十次的泡茶后,会从里向外产生油脂,形成温润的“包浆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主要流布于福建省武夷山一带,种类繁多,从古至今所传品种约有1000余种,其中,大红袍是当家品种之一。武夷岩茶(大红袍)系乌龙茶类,属于半发酵茶,其制作技艺源于明末,形成于清初,是由绿茶、红茶的制作技艺演变而成,已有
傍晚,当晚霞布满天空可爱的观众们早早已在剧场门口等候入场夕阳下的剧场,分外迷人游人如织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置身其中体验山城的温柔这是一份炙热的爱只为这场演出!我们在岗,安心观演—— 亲切的微笑,欢迎你来呀 ——很多来过现场看过演出的观众朋友
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来源:兴义市人民政府_部门动态】最近,正是柑橘类水果成熟上市的季节,位于则戎镇平寨村的兴义市地方特色精品水果种苗繁育基地里的兴义“大红袍”慢慢变红,即将成熟,一起去基地看看。走进兴义“大红袍”基地,树上一个个大红袍圆润饱满,色泽鲜艳,缀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