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16:36:03 | 浏览:141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时来运能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茶界的江湖里,前浪与后浪不停的翻涌。
流行绿改红的时候,听茶圈的前辈说,那会他们都在喝闽红功夫。
此外,茉莉花茶,清香型铁观音,坦洋工夫等。
用阿Q的说来说,它们原先也是阔过的。
像当年的白毫银针,还有用来窨制花茶的过往史。
但近几年来,茶圈内热度更高的显然是牛栏坑肉桂、福鼎白茶等后浪。
按麻花这两年的观察来看,如今到外面去喝茶。
喝肉桂的次数,显然是比大红袍要多。
可见哪怕是曾风靡大江南北的大红袍,现在也有被肉桂抢风头的时候。
奔涌的后浪,果然不可小觑。
《2》
上礼拜有个小菇凉,向我提了个问题。
“大红袍的拼配,用的是水仙和肉桂为原料吗?”
麻花觉得,这提问得很有意思。
在给她解释问题前,先反问了她为什么会这想?
那位萌妹子的回答是,现在喝到的岩茶不就大多是水仙、肉桂、大红袍嘛。但听说大红袍又是用拼配方法做出来的。
So,就想知道真实的情况,到底是不是像她理解的那样?
当然不是了。
武夷岩茶的品种,往大说有好几千种。
大红袍拼配的范围,很广很广。
黄观音、金牡丹、雀舌、黄玫瑰、瑞香、千里香、春兰、春桃、北斗、奇兰、金钥匙、向天梅……
组合任意的岩茶品种,最终能拼配出一款有香、有水、有韵,达到岩骨花香要求的茶,都可以称之为大红袍。
拼配大红袍的门槛并不高。不可能都用水仙、肉桂当原料。
再来从市场行情看,岩茶的拼配也是讲成本的。
大红袍、水仙、肉桂,它们是岩茶界的三大花旦。
发展迄今,水仙和肉桂早已拥有了单飞的实力,自然用不着再沾大红袍的光了。
《3》
提到大红袍的拼配,很多人对它有深深的误解。
要么是认为拼配过的岩茶都是低端茶,纯料茶才是王道。
要么是觉得岩茶的拼配,茶底都是水仙肉桂。
再不然从平常的喝茶体验看,很多人认为大红袍成了高香小品种的混合体。
如果在一泡大红袍里,能够喝出水仙、肉桂的痕迹,会被人视为很舍得“下料”。
那岩茶的拼配,到底该怎么理解呢?
总的来看,这是一门取长补短,君臣佐使的艺术。
跟过去的中医开药方那样,有很多讲究。
哪一味药为君,哪一味药为臣。
它们之间究竟该如何搭配?才能达到风味最好的状态,特别考究拼配制茶的功力。
好的拼配,能让一泡茶的风味达到质的飞跃。
最终实现有香、有水、有韵的状态。
像是一泡茶,如果汤感醇厚,岩韵凸显。
但唯独就是缺少了迷人的香气。喝起来显得呆头呆脑,不够有意思。
那这时,可以视具体的情况加点茶香高扬的品种拼进去,能快速补足短板。
既不让一泡茶的风味相撞,变得不圆融和谐。
又能让最终的成品,香气、滋味、韵感都无可挑剔。
不同的岩茶品种之间,该如何实现合理、科学的拼配,这特别有难度。
制茶时,他们要通过大量的试茶,组合,调试,微调等等。
才能敲定一款大红袍的最佳拼配方。
好的大红袍,它的配方含金量特别高,轻易不会外传。
每年的武夷山,都会举办规模大大小小的斗茶赛。
最具权威性的是武夷山茶叶局举办的春茶斗茶赛,天心村斗茶赛。
这些比赛,都是允许拼配大红袍参加比赛的。
并且最终获奖的茶王大红袍,身价不菲。
由这点看,岩茶的拼配,已经得到了市场认可。
不存在拼配茶等于低端茶的说法。
《4》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金字招牌。
当年,武夷岩茶的名气并不大,大多数外省朋友没有听说过。
而大红袍的流行,开启了武夷岩茶的1.0时代,就此成名。
但在天价茶叶蛋事件后,牛栏坑肉桂就此横空出世。
“牛肉”的火爆,不仅拉动了肉桂的名气,还带火了“三坑两涧”概念。
大红袍与牛栏坑肉桂,是武夷岩茶成名史上的两大功臣。
现如今,母树大红袍早已经停采多年,退隐江湖。
而与母树大红袍有亲属关系的北斗、奇丹等,被人称为纯种大红袍。
但它们的分布少,产量少,市场份额不高。
所以,现在大部分喝到的商品大红袍,都是通过拼配实现的。
大红袍的拼配,目的是做出一款好喝的岩茶。
所以,不存在只用高香品种组合的情况。
优质的拼配大红袍,可以拼配出丰富的层次感。
会用水仙等品种,增加汤感的厚度。
用肉桂,来为茶汤增添辛锐、辛辣的质感。
甚至于会用少部分的陈茶,来添一些韵味。
大红袍的拼配,不等于一锅大杂烩。
遇上一泡拼配技术特别过硬的茶,每冲泡出来的香气味道都不同。
会让整个喝茶过程,变得像福尔摩斯侦探那样。
既有趣、又好玩,有时还能喝到特别惊艳的茶汤风味!
《5》
大红袍现在的江湖地位,有些尴尬。
墙头砌砖,后来居上。
肉桂的发展,如日中天。
曾经试过好几次,麻花在试喝肉桂茶样。
结果喝到过不少茶,从头到尾一点桂皮香都没有,没有肉桂的影子。
汤水里也没有辛辣的感觉。
喝起来没有一点“肉味”,没有肉桂的品种特征。
相反是,常常能邂逅到黄观音、金牡丹这类的老朋友。
一应是花香特别浓,汤感香香柔柔的款型。
每当喝到这样的茶,心里都很想吐槽一句。
大丈夫做事,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这好端端的拼配大红袍,没有必要顶着“花香肉桂”的名义示人嘛。
肉桂的品种香,是桂皮香,而非花香。
“花香肉桂”的取名,显得不伦不类。
论岩茶的属性划分,那类茶应该直接标为“花香大红袍”。
要不然,压根名不副实!
《6》
大红袍的拼配,与花香肉桂之间,总有千丝万缕微妙的关联。
这背后,可以体现出岩茶江湖的更新换代。
大红袍是岩茶的茶王,拥有无限辉煌的过去。
它像上一任的草原的狮子王。
肉桂是当前岩茶圈,乃至整个茶圈的新贵,炙手可热。
武夷岩茶,原本就工艺复杂。
而大红袍的拼配,更不可能那么简单。
千变万化,滋味丰富的大红袍,原料远不止肉桂和水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单单是用番茄和鸡蛋,哪里能做成一桌满汉全席嘛!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李麻花(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打卡挑战局##技能提升研究所#中国是茶叶之乡,中国的茶叶按其制作工艺不同,主要分为青茶,绿茶,白茶,红茶,黑茶,黄茶等6大类,那么,大红袍属于哪种茶类呢?一、大红袍是红茶吗?有的人习惯从字面意义上来分茶叶的种类,比如大红茶当中有“红”字,
前段时间“天价”岩茶让有些人几乎吵翻了天,先不说“天价”是否合理,这岩茶中的“老大”——大红袍,相信喝过茶的应该都听说过,下面就先扒一扒这大红袍。“大红袍”的是怎么来的?相传,在明代有一个上京赶考的举人路过武夷山时肚子疼,山上的一个和尚用珍
大红袍,一个有着诸多历史传说和史料记载的中国名茶,至今仍被世人所追捧,被奉为茶中之王。在中国,即使是再不懂茶的外行人,说起茶来张口就能说出“大红袍”来,由此可窥见它的地位。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举子丁显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突患恶疾,
我国被誉为“茶的故乡”,而饮茶可以说是中国的传统,很多人每天都离不开茶,但是肠胃不好的人能喝茶吗?要喝什么茶好呢?中医认为人的体质有燥热跟虚寒之别,而我们今天要讲的茶叶也是有凉性以及温性之分的。那饮茶有什么讲究呢?燥热体质的人喝什么茶呢?虚
对,你没看错,大红袍已经出第四季的合集啦。每一季的大红袍合集一经上架都以非常好的销量迅速卖空,这次补货非常迅速,因为不想让大家带着遗憾和等待跨过元旦。大红袍合集,且不看它味醇正,质优良,光是一次就能拥有12款岩茶的收集价值和满足感,就足以让
大红袍作为一种极具名气的茶,相信没有多少人不知道,但是如果要问大红袍是什么茶,相信就有很多人不知道了。大红袍究竟属于什么茶?大红袍以“岩骨花香”的独特岩韵著称。”三七红绿,绿叶红镶边“,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
12月1日,游客在武夷山大红袍体验中心参观。 当日,福建武夷山大红袍体验中心开园接待游客。武夷山大红袍体验中心对原中华武夷茶博园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打造成集武夷茶文化展示、观赏陈列、互动体验、茶艺交流等于一体的全新文化旅游项目, 是当地市民、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茶友小刘最近很烦恼。前段时间托朋友在武夷山的买的大红袍,居然感受不到岩韵的存在。用小刘的话来形容,这茶喝着,就像小时候喝的大缸茶一样,就是水里面漂着几根茶叶子,水里面有点茶味而
大红袍素来有“茶中之王”的称号,作为中国特种名茶中的一种,大红袍可以说是国宝般的存在。经过沸水的冲泡后,大红袍的茶汤变得橙黄明亮,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很多人除了对大红袍的茶汤啧啧称奇之外,还对它的传奇故事津津乐道,那
很多在武夷山旅游的游客,旅游归途总是要把武夷山最有名的“大红袍”带回去。但每每在送人或喝茶时,总是会有人问:“大红袍是红茶吗?”对于刚接触武夷茶的人,有些确实是分不清武夷红茶和大红袍的,所以有时候卖茶的也经常吐槽这么个事。武夷红茶跟大红袍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