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16:41:13 | 浏览:2323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来了一个茶友。
说,武夷山十二金钗,听上去是十二个岩茶品种,但是,我感觉都一样。岩茶各品种的区分,很玄学。
这条留言我看了,又给李麻花看了,不约而同叹了口气。
以这么多年喝岩茶做岩茶的经验来看,不难推测出,这位茶友生成这种错误认知,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
有市场的因素,有制茶的因素,也有自身的因素。
当然,自身的因素还会更大一点点——主观上执著于某个观点,更可怕。
自古以来,武夷山丹山碧水,茶山茶海,茶树品种数以千计。
光有史料记载的茶树品种,光慧苑坑一地,就有两千八百多种之多。
就算到了今天,除却黄观音家族这些新培育的小品种茶,除却传统茶王水仙、肉桂、大红袍,也还有四大名丛,也还有石乳,金柳条,矮脚乌龙,向天梅,白月桂,金钥匙,瓜子金,玉麒麟....等等这些古老名丛的存在。
每个品种都凭借自己的品种特征,历经尘世沧桑,仍旧屹立于武夷岩茶之林;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独到的香气,滋味,韵致,在一丛普通茶树当中脱颖而出,位列名丛“仙班”。
武夷岩茶有了这大花园一般的存在,却又怎么可能,喝来喝去只有一种味道呢?
原因,自然还是多方面的。
《2》
市场引导的因素最大。
当下的岩茶圈,唯能产生利润的茶叶是图。
当然,非独岩茶圈,别的圈,也是如此,谁叫座,就卖谁,光叫好,不管用,还是经济效益坐头把交椅。
谁都得为五斗米折腰,一叹。
当下,岩茶圈里炙手可热的,当然是肉桂,要论红,非武夷肉桂莫属。
红袍水仙,宝刀屠龙,肉桂一出,谁与争锋?
在没有肉桂出现的茶桌上,水仙、大红袍,铁罗汉,半天妖...们,都能巡上个三五回合,被欣赏品鉴、评头论足一番。
然而,只要有肉桂出现,都不要论牛肉马肉心头肉这些好山场的肉桂了,一款普通的山场出来的肉桂,就可以力压群茶,成为该桌的“主咖”。
稳占C位,聚光灯环绕的那种。
有了这层光环,哪个茶农还要去种名丛,种奇种?
又不挣钱(挣得少)。
正岩里的茶地,恨不得全清干净种上肉桂——三五年后就是一条好汉。
这是市场的导向性所为,也是商业化对生产领域的反噬。
最开始是生产引导销售,生产什么茶就销售什么茶;现在是销售引领生产,市场需要什么茶,就生产什么茶——市场需要哪个品种的茶,就销售哪个品种的茶,市场需要什么火功的茶,就生产什么火功的茶,市场需要什么发酵程度的茶,就生产什么发酵程度的茶。
市场喜欢肉桂,谁家不大量种肉桂,生产加工出肉桂?
肉桂一枝独秀了,其它的品种茶,其它的茶叶品种们,便渐渐偃旗息鼓,消声匿迹,市面难寻。
没人种,也没人做。
见不到,喝不到,茶友自然会觉得,所有岩茶都一个味道——都是肉桂味。
《3》
茶农制茶偏向受到影响。
从前的从前,一户茶农家里,是种植了很多个品种的。
以武夷山胡歌提供给我的70年代他爷爷买茶苗的记录为证,当年,他们家的正岩山场里,除了肉桂,还有水仙,有北斗,有黄旦,有金柳条,有梅占,有玉麒麟。
从前的从前,武夷山还是百茶齐放的一个大茶园。
那时候,茶友们喝茶,口味也是很广谱的,除了肉桂,还喜欢水仙的醇厚汤水,喜欢拼配大红袍的岩骨花香,喜欢黄旦的兰香激越,喜欢铁罗汉的当归稠汤....
然而,自从天价茶叶蛋炒红了肉桂之后,其它的岩茶,都没落了。
这七八年来,非肉桂的品种,除去水仙,大红袍,以及有名的那几款名丛,还有高香走外省市场的黄家那些品种茶之外,几乎便没人种,也没人制了——就算祖传下来的茶地里有老早种下的,挺到今天还没砍掉的,也并不受重视了,现在没精力管它,等哪天心情好了,找几个工人去砍掉,照样种成肉桂。
在这种心态下,正岩里留下来的那些硕果仅存的名丛奇种古老茶树们,有的随便采一采,有的干脆就不采。
就算采下来,也就随便做一桶,不那么精工细做。
有客人来点名要买的时候,随便拿出来泡一泡,能卖就卖,不能卖,拼进大红袍里,照样能卖得掉。
不重视,不认真,不在意,三不原则之下,除肉桂之外的其它茶,只能得到如此待遇。
它们的成品茶品质不高,便有因可循了。
这样的茶,普通茶友若喝到,当然不会觉得好喝。
甚至,喝不出品种的特征来,喝了半天,只得一句评价:满嘴焦糊味。
即使是喝了三款四款五款,也只觉得:都是一个味道,没太大差别。
《4》
消费者自己在喝茶的选择上有误区。
消费者的心态,大多数时候,也是受市场引导的。
人类是群居的动物,骨子里有两大劣根性,一是慕强,二是从众。
大家都喝肉桂,市场宣传肉桂,他便也开始喝肉桂,没有自己的主见,也不敢反抗市场流行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喝到的肉桂会越来越多,喝到的水仙和大红袍以及其它的名丛奇种们,会越来越少。
于是,闭上眼睛,都是肉桂味,喝哪种茶都感觉在喝肉桂——连水仙和大红袍里,也能喝出肉桂味来——在伊心里,早已经种下了一株叫做肉桂的茶树。
另外,有一些消费者在茶叶的选择上,并不是按品质选茶,而是按价格选茶。
永远打着“性价比”的旗号,去选择一些品质不高的低端茶。
低端茶产区不佳,工艺不精,为了省成本粗制滥造,做出来的香气滋味口感,当然不敢苟同。
这种茶敢喝的,都是真的勇士。
这种低端茶喝久了,品质不高的茶喝久了,味蕾一再被没香没韵的茶汤冲刷,自然,就会觉得世上的岩茶都一个味道,水仙,肉桂,大红袍,都差不多。
其实并不是。
不信?
买一泡水仙里的天花板“慧苑老丛”,再买一泡北斗,再买一泡天心岩肉桂,拿三个盖碗,烧沸了水,同时冲泡,对冲。
再烫洗三个茶杯,一杯喝一种茶,不消一分钟,立马就能分出不同来。
其实,不同的岩茶品种是有不同的香气滋味风骨的,喝不出来,一是学艺不精,二嘛,则是因为所遇非茶——喝了半辈子都是300以下的岩茶里打转,能喝到好茶才怪,能喝出品种差异才怪。
久入鲍鱼之肆,哪还能辨其臭?
《5》
现今,武夷岩茶里留下来的每一个品种,都自有其独到之处。
它们能从千军万马的岩茶丛林里杀将出来,穿越千年的时光,留存下后代,绵延下种子,都不是凡茶。
上千年的茶树种植史里,没有特色的茶树,早已经被淘汰,连名字都没留下来,唯有香气滋味韵致皆是上佳的,才会在物种的竞争中胜出,存活,得到繁衍后代的机会。
这些老祖宗级的茶树们可以证明,并不是所有岩茶都是一个味道,它们都各有奇巧不同。
如果喝了很久,仍旧觉得武夷岩茶都是同一个味道的,如果不是所遇非茶,便是不够认真学习喝茶。
那就来一盒武夷山十二金钗吧,从这十二款岩茶单品里,去学习和了解不同岩茶品种的不同香气,不同滋味,不同风骨,以及,迥异于常茶的,风情万种。
到那时,便知道,百茶百味,千茶千香,万花丛中,自有风流姿态。
再不会说所有岩茶品种区分很玄学之类的话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说起乌龙茶,好多朋友第一次听说还是因为某一款饮料。实际上,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中的一种,它的产茶面积没有像绿茶那样遍布全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台湾一带。乌龙茶也叫青茶,属于半发酵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清雍正年间。其中最
"明前茶"的概念来自于龙井茶。4月初清明节前采摘生产的龙井茶,因时鲜被消费者所追捧,明前茶应该是好茶!更是礼品茶的首选!真正的好龙井一定是明前茶吗?不一定!还得看你有怎样的需求!清明到谷雨期间采摘生产的茶,滋味会更醇厚、茶气会更浓郁、也会更
洞庭碧螺春的产地是苏州太湖的洞庭东、西山,采用洞庭山碧螺春群体种鲜叶为原料,一年产量大约在200来吨,市面上的碧螺春有较大部分都是广西、四川采用碧螺春工艺加工制作而成。如果自己没有靠谱渠道而又想要尝试正宗碧螺春,可以选择三万昌、碧螺牌。三万
绿茶是中国种类最多、产量最大的茶类。产区广泛,分布于河南、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陕西(陕南)、湖南、湖北、广西、福建等地。其中以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产量最高,质量最优,是绿茶的主要生产基地品质特点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
2022年洞庭山碧螺春上市了!原产地苏州洞庭东山农户自家山上茶园直销。现有三款碧螺春精品新茶:1.特级芽尖,2.特精品旗枪(一芽一叶),3.精品旗枪(一芽多叶)。同时接受明后雨前茶(炒青)预定!实景拍摄:从我家茶园到精品新茶的形成。我们可以
图片来源:大益茶一片大益茶究竟值多少钱?不少人看到后肯定会说“你不会去查价格表吗?这么一目了然的东西,竟然还要提问?”可我也有两个问题想问大家:“在大家从事收藏大益茶的过程中,有时候会不会对一款或是几款大益茶的价格感到困惑呢?有没有质疑过它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虽然茶不是排在最前面,但我们仍然不可否认,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并且拥有成千上万“谈茶色变”的饮茶爱好者。如今喝茶不再是简单的解渴,喝的不是水而是滋味,一种品鉴内心和人生的滋味,一种宁静
茶连盟丨常见茶分类盘点(五)《黑茶篇》提到黑茶,大家应该脑子里一闪而过的茶产品是普洱茶吧。但是普洱有生茶熟茶之分,可不一定都是黑茶哟!今天,茶连盟带大家一起来走进黑茶的世界。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黑茶?茶连盟丨黑茶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
怀化新闻网讯 “黑茶发了霉还能喝吗?”4 月21 日,一位姓刘的市民向记者咨询。刘先生告诉记者,他有喝茶的习惯,特别是喜欢喝黑茶。前几天,他到市场去买黑茶,发现店内有发霉黑茶。老板告诉他,发霉的黑茶是可以喝的,他对此表示怀疑。随后,记者采访
怀化新闻网讯 近日,雨后的沅陵县辰龙关十里茶廊绿得耀眼,两山之间一垄垄茶园首尾相接,清澈的溪水蜿蜒在山脚,数十名民工在沿溪的茶园边正忙碌着铺建游步道。“辰龙关碣滩茶庄园项目建设是沅陵茶旅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沅陵县委书记钦代寿告诉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