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武夷岩茶见证两岸茶缘

时间:2022-12-18 16:46:46 | 浏览:1034

央视网消息:在武夷山国家公园,绿水青山孕育好茶。历史上,从南北朝时期简单的采叶做饼,到唐代蒸青饼茶、宋代的龙凤团茶、明代的炒青绿茶、清代的小种红茶,武夷山形成了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其中,武夷岩茶的制作经过历代发展沿革,到清代形成了完善的技艺。

央视网消息:在武夷山国家公园,绿水青山孕育好茶。历史上,从南北朝时期简单的采叶做饼,到唐代蒸青饼茶、宋代的龙凤团茶、明代的炒青绿茶、清代的小种红茶,武夷山形成了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其中,武夷岩茶的制作经过历代发展沿革,到清代形成了完善的技艺。

实景演出的《印象大红袍》讲述了武夷山自古以来代代传承的茶文化,公演12年来,近700万人来这里看茶品茶,不少演员就是当地茶农。

茶在武夷山走过漫长的岁月,始终飘香。我们在这里发现了清代的老照片,这展现了当年审评茶叶的场景,审评的步骤一直沿用到今天。

1941年成立的第一家全国性茶叶研究所也落户在武夷山。武夷山在中国现代茶叶科学技术研究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贡献。如今这里种植了多个种类的茶树,是福建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区。

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武夷岩茶(大红袍)在2006年就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独有的“岩骨花香”是由武夷山独特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和精湛的传统制作技艺造就的。

十二道工序,环环相扣,其中有武夷岩茶(大红袍)特有的技艺,例如摇青,萎凋的青叶在水筛内成螺旋形,翻动的叶缘互相碰撞摩擦,促进色、香、味的形成。在炒青环节,锅温高达200多摄氏度,却不用任何工具,全靠手炒。翻炒四五十下后,趁热迅速放到揉茶台上揉捻,然后再将所揉之叶放入锅中复炒,翻转数下,取出再揉。“双炒双揉”也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中特有的方法。经过“双炒双揉”后的茶叶就可以进入焙房初焙,最后要经过长达七小时的低温久烘。

武夷岩茶(大红袍)与台湾乌龙茶有着血缘相亲的关系。早在清代嘉庆年间,台湾商人就从武夷山引进茶苗,种植在台北文山区鲫鱼坑,成为台湾茶叶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发祥地。两岸茶文化交流,在武夷山留下深深的印记。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 黄圣辉:这箱茶是我们家的宝贝,光绪年间的,(距今)一百多年了 ,因为我们这个家族在这里做茶做了十二代、三百年。这个箱子上面有“捷珍”号两个字,“捷珍”号是台湾的商号,我们在历史记载里面查到,这个商号在光绪年间来武夷山,来到我们家进茶。

历史上,武夷山是横跨亚欧大陆的“万里茶路”的起点,如今,武夷山茶人也致力于让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 何一心:我们专门在马来西亚开设了武夷山大红袍体验馆,我们独特的韵味跟我们的加工工艺, 做好的产品,让这些地方的人来喝。我想这些在泰国、在菲律宾都要扩大这种影响,让更多人来分享我们这一泡的茶香,用我们的茶来跟大家和平共处、共同发展。除此之外,我们在法兰克福、加拿大、澳大利亚、纽约都有经销网点。我们如何一心做好茶,把这种茶推向世界,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一些事情。

来源:央视网

相关资讯

人类非遗|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主要流布于福建省武夷山一带,种类繁多,从古至今所传品种约有1000余种,其中,大红袍是当家品种之一。武夷岩茶(大红袍)系乌龙茶类,属于半发酵茶,其制作技艺源于明末,形成于清初,是由绿茶、红茶的制作技艺演变而成,已有

聚焦茶非遗!“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藏着哪些奥秘?

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口粮岩茶不会买?一文看懂武夷大红袍和肉桂水仙,新手也不会踩坑

烦恼歌-张学友.mp34:18来自蘑菇私家分享喝乌龙当选岩茶,喝岩茶当选武夷山正岩茶。武夷岩茶是我国非常出名的一种茶,名声在外但是品种繁多让人眼花缭乱,很容易踩坑,有“十买九坑”的说法。新手茶客买口粮岩茶甚至连自己买到的是肉桂还是水仙都难分

什么是岩茶的“名丛”?水仙、肉桂、大红袍,都是“名丛”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今年的四大名丛,终于在上礼拜选出来了。前段时间,武夷山虽说都在忙着抗旱。但今年的四大名丛组合没有三缺一,而是凑成了“四角俱全” 。选到了品种特征清晰,有凉茶草药香的

正岩茶岩上品贤大红袍品鉴

品贤大红袍是一款内外兼修的大红袍,轻火风格,花香明显,汤感甘醇。它是一款对新手很友好,接受度高的岩茶。大红袍香气丰富有层次感,这种多品种叠加层次感与大红袍单品种的层次感并不相同,耐人寻味,十分需要鉴赏功底。一、岩上品贤大红袍基本参数品贤大红

岩茶水深!揭秘圈内的大红袍内幕

母树大红袍现指武夷山九龙窠崖壁上的六株茶树,每年产量400克左右,2006年停止采摘,实行特别管护。共有6个品系,6株茶树,不是同一个品种,叶型、发芽期等都不一样。2005年5月3日最后一次采摘,之后对大红袍母树实行特别管护,停止采摘母树大

从水仙、肉桂,到大红袍,武夷岩茶的拼配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最近遇到两件跟岩茶拼配有关的事情。先是某茶友想要喝花果香的老丛,“一定要很香的老丛,拼的都可以!”这态度已经非常急迫了。想来也是多方求购无门,才最终降低底线的吧。接着又遇到了第

“焙死”的岩茶,从大红袍、水仙、到肉桂,能不能一眼看出来?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据茶友反映,他踩坑了5斤所谓的老丛水仙。且不说老丛是真是假,收到茶之后,茶友只喝了五泡,就再没勇气喝下去。如今想想,往事不堪回首。因为现在看来,那彻头彻尾就是焙死的

岩茶四大名丛里,为什么没有大红袍、水仙、肉桂?有什么内幕?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四”这个词,排班列队时经常用得着。比如四大法王、四大门派、四大名著、四大美女、四大天王、四大名捕、四大发明。以及岩茶里的四大名丛。武夷山里,茶树品种众多,不计其数

今年的武夷岩茶,从水仙、肉桂,到大红袍,村姑陈有不一样的想法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准备试茶。老苏写,且将新火试新茶。想来这句话是下半年写的吧。下半年正是武夷岩茶大上市的季节,俗称,试茶季。就是那种整天出不了门,一大堆茶放在桌子上,等着你试喝,等着你写品鉴,等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世界杯资讯网宝马汽车之家数字藏品系统开发岳阳新闻头条网游泳运动网帝舵手表收藏中华家谱族谱网福布斯富豪榜蜜蜂养殖知识网中医推拿知识网广州新闻资讯网九寨沟旅游攻略网圣女果种植网李姓名字大全三门峡新闻头条网
武夷大红袍官网-福建武夷山三棵大红袍茶树、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品质优异。中国特种名茶。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 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悬崖峭壁上现存的6棵茶树,树龄已有350多年,被称为大红袍母树。武夷岩茶之首茶王大红袍、武夷岩茶产地、武夷岩茶肉桂、武夷岩茶水仙、武夷山老纵水仙。武夷岩茶大红袍官网。
武夷大红袍官网 pinpindan.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