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16:50:37 | 浏览:1383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有的戏,看到大结局才能看出反转。
有的人,相处久之后才能知道本性。
有的茶,泡到变淡了的尾水才好喝。
最后这句话,可不是为了强行排比举例。
茶圈内,当真有部分茶客更爱喝“木本味”的尾水。
此话一出,或许会有人感到奇怪。
哎,已经泡淡的尾水还能有啥“看头”?
盖碗泡岩茶,论起哪一道茶汤更好喝?
圈子里默认的答案,难道不是“三冲四冲是精华”?
前两道快速冲泡出汤,堪堪是热身。等到干茶条索逐渐被浸润湿透后,才能解锁精华茶味。
掐头去尾,3、4、5、6冲左右,堪称是一泡茶的茶味巅峰期。
再泡下去,随着茶味逐渐被泡淡。
论汤感醇厚稠滑程度,哪能和巅峰期的茶味相比?
话虽如此,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喝岩茶,比起传统意义的“精华汤”,部分茶友更偏爱洗尽铅华的朴实尾水。
不过,为什么有的岩茶,泡到尾水才好喝?
这个问题需要分门别类,区分对待。
《2》
一、“泡到尾水才没那么浓、那么苦。”
这是某位新茶友的原话。
原封不动,一字不改,照搬如上。
当时,那位新茶友反映的喝茶情况是,他之前从来没有喝过岩茶,有一回朋友给他送了一盒大红袍。
一开始,看着茶叶包装很高档,用精品礼盒装着,以为茶叶很贵。
所以冲泡品尝时,小心翼翼。
但泡开之后,彻底傻了眼。
烟味很重,茶香很淡、味道很苦很涩……
本着不浪费的心态,强忍着喝了几杯。
苦味、涩味、烟味交织在一起, 五味杂陈,特别难喝。
好在,连续泡了三、四次,泡到后面茶味慢慢淡了,没那么浓苦,才感觉顺口很多,能品出几分茶香与回甘。
参照那位新茶友的描述,情况不大妙。
一开始喝起来,苦涩不堪,香气寡淡,让人难以下咽的岩茶,品质不咋滴。
之所以让你感觉,这样的岩茶泡到尾水后,喝着才更顺口。
本质上不过是矮子里面拔将军。
是苦涩负面的刺激性茶味被大量稀释后,才没那么难喝而已!
真正好喝的岩茶,理所应当是一开始就可圈可点,风味表现亮眼。
从第一冲到最后一冲,或清甜甘润,或淳和饱满,或细腻绵长……
从头到尾,都有可取之处!
《3》
二、“尾水茶汤喝着更甘甜。”
曾经从身边一位朋友那,听来这样的打比方。
他感觉,喝一泡岩茶就像吃一枚青橄榄。一开始,茶味冲劲很强,茶气十足,攻势猛烈。
但是最后,都会变成细水长流的回味。
细细咀嚼到最后,生津持久,回味起来特别舒爽。
喝岩茶,三、四冲左右的茶水,顶多是让你喝到馥郁香气、醇厚汤感。
但提到感受一泡茶的韵致回味,还得看尾水……
对于这番话,麻花只能认可一半。
喝岩茶,从头道茶慢慢喝到尾水,品茶顺序并非是先喝香,再喝水(汤感),最后才是感受韵味。
实际上,每一道茶汤,都能兼具香、水、韵。
啜入一口热茶,先别急着咽下,大致感受茶汤当中的落水香。
随后,用舌头去推动茶汤,感受茶水的稠滑细腻程度。
咽下汤水的刹那间,茶味丰沛,汤感绵柔醇厚的岩茶,有着一股“柔若无骨”的感觉。
类似喝米汤,都不需要刻意吞咽,茶水已经一滑而过。
茶汤落喉之后,能快速浮起回甘、生津、清凉的美妙回味。
大致规律是,品质越好的岩茶,回味时间越持久。
喝牛栏坑肉桂、慧苑老丛水仙、流香涧肉桂、慧苑老丛铁罗汉等,建议大家将喝茶节奏放慢。
冲泡出汤,喝完一道茶后,先别急着冲泡下一道。
先等待三、五分钟,待喉间的回味感受逐渐淡下去。
再去冲泡下一冲茶,慢慢细品。
真正的好岩茶,韵味表现无穷,回味持久。
一泡茶慢慢消磨3-5个小时,不成问题。
不存在不耐泡,没几次就变淡,需要再次换茶的困扰。
回到问题本身,那位朋友之所以感觉,岩茶的尾水韵味更好,回甘生津更持久。
其实是因为,前面数冲茶汤的积累。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泡到十来冲后,让你感觉到喉间韵味特别赞的回味,大部分来源自前面数冲茶汤的回味层次叠加。
但不论怎么说,越喝越好喝,越喝越舒服的岩茶,品质差不了!
《4》
三、“喝岩茶尾水,能喝出木质本味。”
这个有意思的说法,来源自武夷山某位做茶的熟人。
按他的观点,岩茶的风味体系丰富,山场、做青、焙火等因素的改变,都会让同一品种(比如肉桂)的香气滋味有着不一样改变。
武夷岩茶的百态风味里,横向对比山场、工艺、茶树品种,风味表现复杂。
哪怕是同一泡茶里,前后之间的风味落差,也是非常大的。
之前和别人讨论过一个问题,水仙普通有粽叶香,肉桂有没有呢?
其实,当然是有的。
你若不信,去喝肉桂的尾水试试。
照样会有几分淡淡的粽叶煮水的那种味道。
这股风味,不是肉桂的品种香、也不是山场香、焙火香。
而是属于茶叶自身的“叶子的味道”,或者说岩茶尾水的木本味。
盖碗泡岩茶,一泡茶泡上七八冲很常见。
开头几泡的茶水,大多数桂皮香、焦糖香、花果香等,相对表面的风味。
但大量茶味被泡淡,进入尾水后。
焙火香气,逐渐减弱。
发酵做青带来的果香,也减弱。
茶汤醇厚程度,因大量茶味被消耗,也在逐渐变薄。
洗尽铅华,返璞归真,自然原叶的清新本味,慢慢浮现出来。
在尾水里表现淡然的木本味,没有掺杂太多风味干扰。
简简单单才是真,喝起来也有不一样的感觉!
《5》
同样一泡岩茶,不同冲泡次数下,解锁出来的茶味各不相同。
三四冲左右,居中段的茶汤风味,各方面综合感受更好。
类似花开正好月正圆,一切的一切,都是最好的状态。
但随着茶味慢慢泡淡,喝岩茶的尾水,也不是一无是处。
就像去外面吃正式的宴席。
有餐前冷盘,有正餐、有热汤、还有餐后水果和甜点。
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依次上菜。
泡淡的岩茶尾水,茶味清新素雅。
细品起来,耐人寻味。
何况,到了要对一泡茶说再见的时刻,风味一流的岩茶会让人产生“舍不得”的心情。
舍不得+难忘怀,从品茶意境上,也是岩茶尾水的加分项!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哈哈大亮亮创作立场声明:本文中所选购茶叶来自于本人双十一自费购自于京东平台,无任何利益瓜葛。岩茶是跟绿茶、红茶这种受众面非常广泛的茶叶完全不同品类的一种,属于半发酵茶。大家最熟悉的
茶叶按加工工艺不同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青茶(俗称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 有些茶类可派生出再加工茶,如花茶,速溶茶类、茶饮料类、添加茶类等等。 而武夷岩茶是属于青茶即乌龙茶类。乌龙茶的产品分类:是按茶叶产地加茶树品种来分,如武夷
茶的综述茶树起源于中国西南部山区。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是茶的故。茶从药用、食用到饮用,堪称我国举国之饮。与咖啡、可可并称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按茶叶发酵程度的不同,可将茶叶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全发酵茶三大类。而陈椽教授建立的
本文是头条号“小陈茶事”原创文章,首发头条号,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小陈茶事《01》在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指物种之间及生物内部之间相互竞争,物种与自然之间的抗争,能适应自然者被选择存留下来的一种丛林法则。不论是人或者是茶,皆遵循
大红袍 武夷山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代表,武夷岩茶的茶王 ,只有武夷山才有大红袍。其茶形状条索紧结,光泽绿褐鲜润,冲泡之后汤色橙黄透亮,叶底红绿相间。其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耐久,岩骨花香之“岩韵”深谙其中。 武夷肉桂
#绿茶有鲜爽感,红茶有鲜爽感,白茶有鲜爽感,为何偏偏岩茶没有#岩茶主要品种有武夷水仙、武夷奇种、大红袍等,岩茶中以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等著名,其它品种还有瓜子金、金钥匙、半天腰等品种。岩茶,因“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而得名。属半发酵
1.武夷岩茶是什么茶?大红袍与武夷岩茶是什么关系? 一说起武夷岩茶,大家头脑第一反应就是武夷山大红袍。其实,武夷岩茶指的是武夷山产的乌龙茶,属于六大茶里的青茶。而大红袍属武夷岩茶最具代表的产品,因为其知名度高,很多人习惯将武夷岩茶统称为大红
恭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摩洛哥拉巴特举行第17届会议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含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一部茶叶史,半部世界史;一座武夷山,半部茶
前人盛赞武夷岩茶:“臻山川精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武夷山不独以山之奇而奇,更以茶产之奇而奇。名山名水出名茶,说明好茶与良好生态环境关系密切。访岩茶,首先要理解“岩”字闽北多山,福鼎的太姥山,政和的鹫峰山脉,高俊清秀,各有胜景。然而,
武夷山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代表。武夷岩茶的茶王只有武夷山才有大红袍。大红袍春茶于4月底和5月初开采,每个层次都有细分。根据质量分为三个层次,高于特殊层次。除等级外,根据茶叶产地的不同,还分为:正岩,即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开采的茶叶,质量最好;半
武夷岩茶简介,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其主要品种有“水仙”、“肉桂”、“大红袍”、“乌龙”、等。武
12月1日拍摄的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一角(无人机照片)。作为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岩茶的故乡,福建武夷山岩茶品种众多,“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韵不过大红袍”的说法,表明了武夷山岩茶的独特地位。采摘、萎凋、杀青、揉捻、烘干等十余
武夷茶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她的魅力和影响力吸引着一批批的年轻人想要靠近她,品鉴她,读懂她。而传承,正是需要“老人”的坚守和“新人”孜孜不倦的学习,才能让技艺、文化、学问生生不息世代相传。我是小美,因民宿结缘武夷山,幸而认识武夷茶,寻访名
武夷岩茶就是武夷茶吗,建茶又是什么呢?茶友们在喝茶聊天或者看书的时候会有这样的疑惑,那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三者的联系和区别。武夷茶,指的是包括武夷山市在内的,闽北10个县市所产的各种茶,并不单指乌龙茶,还有红茶、绿茶。建茶,是古代闽北茶的概念,
△2022年武夷岩茶“双世遗”杯茶王赛决赛结果出炉10月23日, 2022年武夷岩茶“双世遗”杯茶王赛迎来巅峰对决,大红袍、肉桂、老丛水仙三大茶王终于诞生!肉桂茶王由2022年武夷岩茶“双世遗”杯茶王赛评委代表、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