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岩茶是什么样的?从品种到火功,聊聊武夷岩茶的5大变化

时间:2022-12-18 16:55:08 | 浏览:1676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去年麻花曾和别人辩驳,为什么泡岩茶,盖碗比茶壶好用?一来一回,辩了好几个回合后。对方拿出一副“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架势,甩出一句“有力”论据。“你看,过去的岩茶宣传画里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去年麻花曾和别人辩驳,为什么泡岩茶,盖碗比茶壶好用?

一来一回,辩了好几个回合后。

对方拿出一副“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架势,甩出一句“有力”论据。

“你看,过去的岩茶宣传画里,配图都是用茶壶。”

他本打算亮出这个王牌后,一局定胜负。

但麻花看完那几张古早味浓郁、颇有南洋风情的宣传画后,不为所动。

按这逻辑,总不能随便一个人跑去和制茶大师合影后,就意味着他的制茶技术突飞猛进,好茶资源不断吧。

这前后根本没关联嘛。

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

泡茶这件事,还得从实用主义出发,而不是照搬故纸堆。

不过那几张历史感十足的宣传画,倒是颇为怀旧。

绿绒拍摄背景布上,摆了一束艳丽的假花装饰。

中间有一铁盒茶,上书“闽北乌龙茶”字眼。

一旁是圆形茶盘,里面放着一把陶壶,三个茶杯。

只见,白瓷茶杯里,斟满橙黄清透的茶汤,

最底下是一行联系方式小字,某某茶叶公司出品,经销广告联系电话XXX。

说实话,按这朴素的宣传风格看,这起码是三十多年前的流行风格了。

以现在的审美眼光看,这略显“老土”。

因为包装不够花里胡哨。

因为茶名起得实在太朴素低调。

因为这样的铁盒很有时代特色……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盘点武夷岩茶的过去和现在,说实话,差别还蛮大的。

《2》

一、热门品种不同。

想起一个冷笑话。

之前有人一本正经的留言,“过去的岩茶都叫大红袍,现在的岩茶都叫牛肉马肉。”

这背后反映出岩茶“路人粉”对岩茶的观感,常识性错误不少。

大红袍和肉桂、水仙属于平级关系,它们都属于岩茶旗下的品种。

而牛肉、马肉,则是正岩核心山场的肉桂。

“过去的岩茶都叫大红袍”,这番话三分真七分假。

不论过去或岩茶,武夷岩茶都以品种丰富著称,怎么可能会被大红袍彻底包圆?

但尴尬之处是,在岩茶没现在这么出名时,为了帮助对外宣传,确实有借用“大红袍”名义,将所有岩茶统称为大红袍的特殊期。

毕竟,和外省客人提起岩茶,知者寥寥。

但一亮出大红袍这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大家都能露出一副“我懂”的神情。

久而久之,将错就错。

外地外省人产生武夷岩茶≈大红袍的理解,也说不上错。

但“现在的岩茶都叫牛肉、马肉”,100%是错的。

牛肉(牛栏坑肉桂)、马肉(马头岩肉桂),它们都是正岩核心茶,是岩茶里的稀缺资源,不可能满大街都是!

不过这恰巧说明,岩茶的市场热门品种,早已悄然转变。

大红袍,虽说拥有“岩茶茶王”之称。

但它更多接近草原里上一任的狮子王,势力不比如日中天的当红品种——肉桂!

《3》

二、起名方式不同。

过去的岩茶,起名更朴素、直接、直观。

极少会用花名。

翻开老图片时,更常见的茶名是武夷水仙、乌龙茶、铁罗汉、闽北青茶、闽北乌龙茶等字眼。

简简单单,一目了然。

现在的岩茶起名,花样更多。

有重点突出山场的:

正岩肉桂、猫儿石肉桂、慧苑坑水仙。

有着重点名火功的:

轻火黄观音、中火水仙、足火肉桂。

有以香型为卖点的:

蜜桃香肉桂、奶油香肉桂、木质香大红袍。

有以参赛奖项定名的:

参赛肉桂、获奖大红袍、金奖水仙。

当然,还有不少体现个性的花名。

比如,某泡奶油香、甜香突出的肉桂,定名为“甜蜜蜜”。

比如,做出一款大桂皮风格的肉桂后,取名“桂不可挡”。

再比如,乍一看和茶毫无关联的花名,“醉生梦死”、“朝朝暮暮”、“非你莫属”之类。

按麻花的想法,给岩茶起一个朗朗上口、无伤大雅的花名,无可厚非。

但按照“抵制恶俗花名”的公告,在给岩茶取名时,还是回归传统,简单为好!

《4》

三、包装方式不同。

这点不用多说,大家也能看出来。

最近几年,独立泡袋包装的岩茶,是越来越常见。

过去那种老式包装,将散茶装在铁罐、圆罐、大袋的做法,倒是越来越少。

个人觉得,对岩茶来说,单独泡袋包装的优势更明显。

一次一泡,取茶方便。

轻便小巧,便于携带。

某次在朋友店里(主营武夷岩茶和红茶)喝茶,朋友提到,现在罐装岩茶基本已经绝迹,红茶的话,倒是还保留不少罐装。

但她平常不太推荐客人买超过一斤以上的罐装散茶。

要么分开打包,250克装一罐。

接着两罐茶放在一起,不论买回去自己喝还是送礼都很方便。

要是全部集中在一个大罐子里,怎么说呢,这么多茶,别人在拆开后一时半会又喝不完。

多次取茶之后,剩下来的一大半茶,不是弄碎就是跑气。

回头还得跟客人解释,为什么这茶刚开始喝,味道还好好的,怎么过了两个月就变味?

说到底,还是独立包装更省事!

《5》

四、产能规模不同。

去年冬天在武夷山,遇到一位新朋友陪着喝茶。

他是个老师,特别能聊。

从开天辟地,聊到民国的制茶发展。

他说,鲁迅先生从前的稿费很高。

但按照当时的物价,他的一个月工资如果拿来买正岩老丛,估计买不了一斤。

啊,这是怎么回事?

想必这会已经有茶客开始纳闷,这天价茶,难道不是近几年才有的吗?

不不不,好茶作为稀缺资源,价格一直都不便宜。

再加上,当年的岩茶生产力水平有限。

没有综合做青机,没有现在的设备设施,没有多少机器的帮助。

茶叶从采下来,摊晾、杀青、炒青、揉捻……一直到焙火,全部要靠手工。

麻花在一旁默默旁听,觉得这番话很有道理。

因为武夷山胡歌曾经说过,估算来看,现在一户但凡规模中等的人家,一年做出来的茶,可抵过去整条村子的产能!

可见,从过去到现在,岩茶的发展越来越精致、丰富、多样化。

这和做衣服一个道理。

过去以手工为主时,布料和成衣的价格都很贵,很多人一年到头,舍不得买一件新衣。

换作现在,生产力则要富足不少,大家的吃穿住行,可选项更丰富。

一言概之,现在的生活可比过去要幸福多了!

《6》

第五,来聊聊岩茶的火功。

经常听人吐槽起岩茶的轻火茶。

对比岩茶的昨天和今天,很多人觉得,过去的岩茶火功要焙得更足。

这点的确不假,但这并非意味着,过去的岩茶统统都是焙成足火!

举个例子,四大名丛里的小有名气的白鸡冠。

春茶季时,摸一摸白鸡冠的柔软青叶。

不难理解为何有人会说,白鸡冠这类的茶, 焙成中火已是不易。

论焙火程度,白鸡冠本身的存在,就是在辟谣“岩茶传统历来都是焙重火”的谣传!

对岩茶而言,火功高低并不重要,看茶焙茶才是重点!

更多关于武夷岩茶的知识

说说,武夷岩茶是怎么“火”的?

武夷岩茶新手入门,该选择喝贵的山场岩茶,还是便宜的口粮岩茶?

​喜欢喝武夷岩茶的你,听说过岩茶里的“倒青”吗?

武夷岩茶肉桂冲泡过后,还能煮着喝吗?

喝岩茶茶醉?喝岩茶翻江倒海?喝岩茶满口烟味?村姑陈给你支支招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资讯

讲述大红袍的前世今生,它不仅仅是一泡武夷岩茶!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在福建,说起武夷岩茶,大多数人会说,嗯,牛栏坑肉桂。在外省,说起武夷岩茶,很多人会眼前一亮,我知道,大红袍嘛。是的,大红袍,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武夷岩茶的一张名片,一张

「专家讲堂」刘国英:那些年你对“大红袍”望而却步的原因何在?武夷岩茶太贵喝不起的刻板印象需打破

武夷岩茶拥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生长环境、精湛的制作技艺和神秘丰富的品种资源,这些文化优势使得武夷岩茶的品牌价值不断提升,但也因此成为部分商家竞相炒作茶叶价格的筹码,从而混淆岩茶市场,致使消费者认为武夷岩茶价格太高喝不起。然而这都是由于市场炒

为什么武夷岩茶没有明前茶这一说法

我们都说明前茶贵,如今很多茶友大家喝过明前的龙井,明前的碧螺春,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武夷岩茶不做明前茶呢?那是因为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相对于其他的茶类,它制作的时候是有很大的不同,对于茶青的要求也是比较严格,并不是说越早越好。岩茶讲究开面采

百茶百味,千茶千香,武夷岩茶各品种之间的区分,很玄学?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来了一个茶友。说,武夷山十二金钗,听上去是十二个岩茶品种,但是,我感觉都一样。岩茶各品种的区分,很玄学。这条留言我看了,又给李麻花看了,不约而同叹了口气。以这么多年喝岩茶做岩茶

武夷岩茶难懂的原因你知道吗?

武夷岩茶品类繁多,延伸出来的工艺也是不同的。有茶汤颜色似中药的传统足火茶,也有橙红明亮的中足火茶,更有橙黄明亮香气高扬的轻火茶。这些的区别在工艺上,更在喝茶的茶友口中产生区别。武夷岩茶难懂的原因就我个人观点来说主要有3个因素。1:品种繁多,

秒懂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有喜欢的么?来看看吧

评茶篇——武夷岩茶之陈年老茶

中国茶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说。而茶人陈馨在这点上深有体会。在茶人陈馨还是孩童时,偶遇涨腹等肠胃问题或遇酷暑难耐时的不适,老一辈茶人都会拿出一泡茶置于炉上煮开后添加适当冰糖给陈馨服下,基本茶到病除。长大后才知道,原来这是存放多年的陈年老茶,

岩茶很香,是不是加了香精?看完这4个真相,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前段听过一个讨论。这个话题底下,讨论众多。张三:“岩茶本身就很香。”李四:“我喝了这么多年肉桂,没听过人工加香精的情况,你该去试试黄观音、金牡丹、瑞香等品种茶,那才叫香炸天。”

不识慧苑老丛铁罗汉,便称岩茶老饕也枉然,它是武夷岩茶的顶流?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每年到了十月,我就会开始期盼。期盼与慧苑铁罗汉的邂逅与聚首。虽然,我们之间,隔着时间的山与海,但在我心里,它从未离开,只是修练于山野,并未出关。于是,我等待。等日历一页又一页地

三问武夷岩茶之一:岩茶何以“成名”

武夷岩茶历史千年,但成为茶圈一匹“黑马”,不过五六年时间。2015年,随着武夷山高铁站开通,这座闽北小城迎来“以茶带旅,以旅促茶”的新机遇。武夷岩茶乘着“印象大红袍”声名大噪之势而兴。岩茶丰富的香气变化、奇妙的品饮感受引人津津乐道,“非花也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八泉峡旅游攻略全脑开发教育网李姓名字大全丝绸绸缎网小米电视评测网爱马仕奢侈品远望谷股票行情网名剑球杆沙漠探险唐氏起名网嘉兴新闻头条网李沁影迷网舍得酒业A股今日齐齐哈尔安化黑茶官网
武夷大红袍官网-福建武夷山三棵大红袍茶树、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品质优异。中国特种名茶。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 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悬崖峭壁上现存的6棵茶树,树龄已有350多年,被称为大红袍母树。武夷岩茶之首茶王大红袍、武夷岩茶产地、武夷岩茶肉桂、武夷岩茶水仙、武夷山老纵水仙。武夷岩茶大红袍官网。
武夷大红袍官网 pinpindan.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