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武夷岩茶的简介,建议收藏

时间:2022-12-18 16:55:52 | 浏览:1063

武夷岩茶是产于闽北武夷山岩上乌龙茶类的总称,主要品种有大红袍、水仙、奇种、肉桂、名丛等。其中,最为名贵、品质最优的就是大红袍。山场,品质所系喝岩茶,必论“三坑两涧”。三坑两涧即指武夷岩茶的山场。山场是茶园坐落的地理位置,可细分到山头、坑涧,

武夷岩茶是产于闽北武夷山岩上乌龙茶类的总称,主要品种有大红袍、水仙、奇种、肉桂、名丛等。其中,最为名贵、品质最优的就是大红袍。

山场,品质所系

喝岩茶,必论“三坑两涧”。

三坑两涧即指武夷岩茶的山场。山场是茶园坐落的地理位置,可细分到山头、坑涧,以至同一座山头不同朝向,同一道田垅左边右边,所生长茶叶的品质就差异极大。

区分不同的山场是件很难的事。武夷山景区70平方公里内为正岩区,其他地区为半岩区。一般来讲,半岩区内离景区越近,山场越好,茶叶品质也越好。正岩区内,越核心的山场越好。市场上流行的“三坑两涧”的说法,即指武夷山风景区内的核心区,狭义的是指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和流香涧、悟源涧等地。

真正产自“三坑两涧”的茶数量并不多。以牛栏坑为例,记者在武夷山采访了解到,牛栏坑茶园归当地茶农所有,每年产量也就1000多斤,而且大多并没有流入市场。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武夷山市岩上茶业董事长刘国英说,武夷岩茶核心产区是广义上的三坑两涧,在三仰峰东南侧,以天心岩为中心,大红袍原产地“九龙窠”皆涵盖在内。

武夷岩茶生态复杂多样,地域特征突出,不同坑涧之间的茶差异细微,即便是专业茶人也难以完全把握,所以一般人更难以分清某坑某涧的区别。只要从工艺特征和品种特征上辨识,区分正岩和半岩就够了。

独特的岩骨花香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武夷山的茶树生长条件写道:“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暗示了武夷岩茶特有的花香岩韵的来历。

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孕育了武夷岩茶一种有别于其它茶类的“岩韵”。常喝岩茶的人,一般会用“香、清、甘、活”4个字来形容那种独有的“岩韵”。那么,究竟什么是“岩韵”?

2006年颁布执行的国家标准《GB/T18745-2006地理标志产品武夷岩茶》中规定:“武夷岩茶是指在武夷山市范围内,独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进行繁育和栽培,并用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可见,在国家标准中,岩韵是指岩骨花香。

武夷山茶叶科学研究所老所长陈德华在《武夷岩茶(大红袍)研究》一书中指出:“如何理解岩韵的含义,可以冲武夷岩茶原产地的特殊生态环境来解释。其结果是:岩韵——岩骨花香——地域香——武夷地土香,即岩韵——武夷地土香。”

茶界名宿叶启桐先生进一步解释:“岩韵是武夷茶在武夷山特有的碧水丹山环境中,经传统的栽培、制作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味甘醇厚、甘留舌本,回味持久深长的感觉。”

已故百岁茶人张天福认为:“所谓武夷岩茶的岩韵,似费解释,但其品质特征具备以下三个内容才能体现出来:第一,品种香显(如水仙、肉桂)。第二,茶汤也有这个品种的香气,即香味相结合。第三,品饮后有回味(喉韵)余韵犹存,齿颊留香。”

不可复制的制作工艺

武夷岩茶备受世人推崇,除了有赖于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适制乌龙茶的品种资源外,还应归功于其独特精湛的制作工艺。

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源于明末,成于清初,经历了千余年历史的技艺传承。传统制作流程共有10道工序,环环相扣,不可或缺。对茶质起关键作用的萎凋、摇青、做青、双炒双揉、焙火等工序,更是需要高超的技能。

采摘

萎凋

做青

杀青

揉捻

初焙

簸扇、凉索、拣剐

复焙

分筛

归堆

炖火

装箱

摇青是岩茶初制过程中特有的精巧工序,其特殊的制作方法形成了岩茶色、香、味、韵及“绿叶红镶边”的优良特质。武夷岩茶的摇青过程十分讲究,必须根据采摘茶青的老嫩程度与不同品种,以及当时的气候、温度、湿度,采取适当措施,俗称“看青做青,看天做青”。

摇青时,必须使青叶在筛内汇成螺旋形,上下有序翻滚、跳动。使叶与叶、叶与筛相互碰撞、摩擦,使茶叶细胞组织受伤,促使多酚类化合物氧化和发酵,促进岩茶色、香、味的形成。

每一次的摇青间隔约一小时,期间还需要根据茶青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整个摇青大概需要6~8次,历时约6~12小时。不过也恰恰是这种辛苦,才能最后成就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能跻身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于其具有不可复制性。“看青做青,看天做青”、“两晒两晾”、“低温久烘”等技艺,依赖于大红袍独特的生长环境与原料的地域性,与武夷山脉地理地貌,以及特殊的土性是分不开的,在武夷山区域外无法应用。

岩茶的典型特征

福建闽南、闽北两地的乌龙茶外形不同,闽南的为卷曲形状,闽北的为直条形状,都带有光泽度。外观比较粗散、粗松、不紧结、无光泽,颜色比较暗、失去鲜活的茶叶属于中下品。同时,还要看外观是否整齐均匀、洁净无杂物,有无茶梗、茶片、茶末和其他物质。用手抓一把茶叶掂一掂,感觉茶叶轻重, 重者为优,轻者为次。

就武夷岩茶而言,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匀整,带扭曲条形,俗称“蜻蜓头”,叶背起蛙皮状砂粒。冲泡后,汤色橙黄,叶底匀亮,边缘朱红或红点,中央叶肉为黄绿色,叶脉为浅黄色,耐泡。假茶开始味淡,欠韵味,色泽枯暗。

适宜人群和功效

各类茶叶都有不同的适宜人群。不分体质喝茶,有可能带来一些不适症状。

比如,绿茶富含茶多酚和咖啡碱,对胃有一定的刺激性,肠胃较弱的人应少喝绿茶,特别不要空腹喝,否则可能出现“醉茶”现象。这类人可选择暖胃的红茶,或在茶汤中加入牛奶、红糖。花茶适宜女性饮用,特别是处于经期前后或更年期的女性,饮用花茶可减轻烦躁。普洱茶经过发酵工序后,茶性温润,可去油腻,适合爱吃肉的人饮用。

武夷岩茶有较好的降血脂、助消化功效,还可在熬夜时饮用,能提神、解乏。

另外,很多茶友们认为喝了岩茶容易上火,真的是这样吗?《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诸茶皆性寒,焙火发酵能驱除寒性,但不至于生热上火。烘焙过的武夷岩茶,放置一段时间后,火气会逐渐散去,性质温和,就不会存在上火的情况发生。而放置多久再喝,则取决于焙火的程度。

本文来源:图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相关资讯

什么是岩茶的“名丛”?水仙、肉桂、大红袍,都是“名丛”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今年的四大名丛,终于在上礼拜选出来了。前段时间,武夷山虽说都在忙着抗旱。但今年的四大名丛组合没有三缺一,而是凑成了“四角俱全” 。选到了品种特征清晰,有凉茶草药香的

大红袍茶是什么味道?大红袍的口感与香气

大红袍的形状是索形的,成品茶的颜色是绿棕色或背青棕色,冲泡后汤呈橙黄色;虽然不同厂家的工艺不同,但大红袍的香气多种多样,但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岩骨的花香,大红袍的入口醇厚甘甜,具有岩韵的特殊地域特征。大红袍茶的味道:香气芬芳,兰花香,香

讲述大红袍的前世今生,它不仅仅是一泡武夷岩茶!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在福建,说起武夷岩茶,大多数人会说,嗯,牛栏坑肉桂。在外省,说起武夷岩茶,很多人会眼前一亮,我知道,大红袍嘛。是的,大红袍,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武夷岩茶的一张名片,一张

大红袍是什么茶?它与乌龙茶有什么关系?

青茶不同于其他茶系,她还有另外的名称“乌龙茶”,其发酵程度低于全发酵的红茶,是半发酵茶,最早创制于清朝雍正年间,主要产于我国东南福建、广东、台湾等地。乌龙茶的品种有很多,有些品种大家耳熟能详,有些品种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或被当作绿茶,或被当

绿茶、铁观音、大红袍,你更喜欢哪种?三者有何区别?

我国被誉为“茶的故乡”,而饮茶可以说是中国的传统,很多人每天都离不开茶,但是肠胃不好的人能喝茶吗?要喝什么茶好呢?中医认为人的体质有燥热跟虚寒之别,而我们今天要讲的茶叶也是有凉性以及温性之分的。那饮茶有什么讲究呢?燥热体质的人喝什么茶呢?虚

大红袍为什么不是红茶?

大红袍作为一种极具名气的茶,相信没有多少人不知道,但是如果要问大红袍是什么茶,相信就有很多人不知道了。大红袍究竟属于什么茶?大红袍以“岩骨花香”的独特岩韵著称。”三七红绿,绿叶红镶边“,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

大红袍属于什么茶,它有什么特点

一说到大红袍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要说它是属于什么茶类的,就很多人说不上来了,最多也就是说它是属于武夷岩茶。没错大红袍就是说武夷岩茶,那武夷岩茶是属于什么茶类呢?有的人就会觉得有红字应该是属于红茶类吧?这样想是错误的,那安吉白茶还是属于白茶一

武夷岩茶大红袍、肉桂、水仙三者之间基本的区别

水仙是武夷岩茶当家品种之一: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水仙成品茶特征:条索肥壮(壮实)、色泽乌绿润带宝色、叶背常现沙粒,叶基主脉宽扁明显,香幽长似兰花,棕叶,香味浓醇而厚回味甘爽,汤色浓艳呈深橙黄色或金黄色,叶底软亮、朱砂红边明显,

茶香弥漫,武夷四月宜“短游”!印象大红袍99元门票福利,现在就出发~

武夷的四月天是蓬勃生长,郁郁葱葱是茶香飘逸,抚慰人心四月的武夷山值得期待的美好,尽在眼前@南平人,属于你们的四月惊喜福利来啦~人间最美四月天属于印象独一份的暖心关怀来啦!印象大红袍向所有南平人发出“快乐源泉”邀请——南平人游武夷,印象大红袍

“茶中之王”武夷山大红袍!

大红袍 的母树位于武夷山景区九龙窠内,共有6个品系6株茶树,并不是同一个品种,叶型、发芽期等都不一样。大红袍因其稀有珍贵、茶香怡人被称为“茶中之王”,堪称国宝。大红袍成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剧本杀剧本网黄河壶口瀑布世界杯资讯网澳洲进口奶粉代购西双版纳旅游攻略良品铺子零食网婚礼策划网宋亚轩歌迷网绵阳新闻网今日网皮革人才网夜跑跑步网芽庄旅游网今日驻马店李姓名字大全番荔枝资讯网
武夷大红袍官网-福建武夷山三棵大红袍茶树、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品质优异。中国特种名茶。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 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悬崖峭壁上现存的6棵茶树,树龄已有350多年,被称为大红袍母树。武夷岩茶之首茶王大红袍、武夷岩茶产地、武夷岩茶肉桂、武夷岩茶水仙、武夷山老纵水仙。武夷岩茶大红袍官网。
武夷大红袍官网 pinpindan.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