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17:04:54 | 浏览:69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这次去武夷山,发现大家都胖了。
嗯,这里的“大家”指的是茶农们,是这些年,我在武夷山认识的茶农的统称。
大家,一个很亲昵的称谓,仿佛家人。
大家还在啊,大家都好啊,大家都想念我啊.....
这次在牙缝中抽出时间来,分别拜访了诸人,发现一个奇特的共性,都胖了。
不是中年发福那种胖。
是五官轮廓还在,却堆满了肉的那种,肥。
如果用激光把这些多出来的肉割掉,那就妥妥的还是当初那个肌肉紧实的少年。
看来,这些年,武夷山茶农的日子真心是舒坦了,舒服了,在这个舒适圈里,人人都心宽体胖起来。
连我最葱白的八阿哥,也变成了中年大叔——莹老师说他天天夜啤酒,小龙虾,撸串,不胖才怪。
BUT,莹老师你也胖了好吗?还好意思说我的男神。
难怪在车上,司机师傅一听说我们去天心村,就酸溜溜地说,哎,他们茶农有钱啊,谁家没有几千万现金在手上?一年只要干半年活,余下的时间都在享受。
这信息当然绝不属实,没有这么夸张。
但眼见着比十几年前的生活有天翻地覆的改善,人人都翻身当了主人,却是不争的事实。
夜里走过村道,细细看去,除了运茶青的工具车,平时代步的车里,好车是极多的。
不乏BBA,以及更贵的品牌。
《2》
这原本是乌托邦似的幸福生活模式。
但我却在三坑两涧里,听到了另外一个新名词,内卷。
说这一两年,武夷山的茶农,卷得很厉害。
这里的“武夷山茶农”,当然不仅限于天心一个村子,还有旁的村,兴许还有外山的茶农,以及在武夷山卖茶的外县市的茶农。
因为他们都在武夷山景区一带活动,开店,开工作室卖茶,遂,统称之为,武夷山茶农。
这些包括但不限于天心村民的武夷山茶农,卖茶的渠道各式各样,卖茶的营销策略也各式各样。
有批发的,有零售的。
有某音的,有某宝的。
有做散客的,有卖关系茶的。
不一而足。
疫情当下,他们唯一共同的点就是,卷。
并且,卷得厉害。
是了,连武夷山景区都不收门票了,茶农卖茶,还不兴个促销打折什么的么?
《3》
第一个“卷”就是价格。
逢到相同山场的岩茶同场PK,必打折。
某天,某茶客去某茶室喝茶。
拿来一泡马肉,具体是马头的哪个小山场就不知道了。袋子上印着马肉的字样,硕大,显眼。
喝完,在座诸人都觉得山场正,工艺好。
一问价格,四位数。
茶过三巡,茶室的主人从自己的抽屉里变出一泡茶来,也是马肉,烧了沸水泡之。
一喝之下,大家亦觉得不错。
虽然与茶客带来的马肉风格不一样,是走发酵风的蜜桃香型,但香气与汤感,都可圈可点,舌面留香持久,喉韵犹佳,令人印象深刻。
喝完,对比前后两款马肉,大家都认为,各有千秋,难分轩轾,一时瑜亮。
茶客问茶室主人,你这马肉多少钱一斤?
茶室主人沉吟了一下,笑着说,比你刚才那泡便宜500。
结果大家应该都猜到了。
茶客买走了这款马肉,与茶掌柜互加了V。
估计接下来半年到一年内,这位茶客都会是这家茶室的常客,重复消费多次的那种。
这就是武夷山茶农当下的卷。
你叫价多少,我就在你的价格基础下下浮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二十、三十。
看抢不抢得走你的客人。
开发新客户,太累,不如从同行手上抢客户,更简单,更有效,更轻松。
《4》
第二个卷,是身份。
从前大家卖岩茶,都讲品种,后来讲山场,现在,讲身份。
“我家是制茶世家,五代传承。”
“我家是武夷岩茶传承人,祖辈制茶。”
“我家是制茶大师,技艺精湛。”
“......”
这些身份一摆出来,估计普通的茶客,都会五体投地,甘心买茶吧。
而其实,那个说五代传承的,他祖上可能就只是个放牛娃,连茶厂的门都没进过。
那个说是传承人的,人家真正的传承人只是他的叔祖公,亲缘关系早已经出了五服。
而那个说是制茶大师的,在武夷茶圈里一问,都没几个人知道他是谁,没名没姓的,泯然众人矣。
纯属YY,自封的大师。
这当中,最有名的段子就是,一个家里开野货店卖山珍的,自己开起了茶叶店,从星村买一些成品茶回来卖,也自称是祖传制茶大师,开直播卖茶,两年来盖起了楼,换了新车,日子越来越滋润。
走一圈武夷山,像这种自己给自己加戏,自己给自己封头衔,消费者却不辨真假盲目相信,从而赚得盆满钵满的故事,一抓一大把。
并且,这头衔与身份,虚构得越来越离谱。
除了传承人与大师,老师,教授,博士等头衔也是信手捡来,戴在头上,一点不脸红。
卷得太厉害。
好像没有个大师博士传承人的身份,茶就在网上卖不动似的。
《5》
第三个卷,是个旧卷,卷山场。
但又与曾经的卷不一样,曾经的卷山场,是真正的山场主人间,互相攀比。
牛肉跟慧肉的比,牛肉之间互比,马水跟慧丛比....
而现在的卷,是完全没有山场的那些人,在虚构山场之“卷”。
你有牛肉?好,我也有牛肉。
你有牛栏坑山场,好,我也家也有牛栏坑山场。
你在牛栏坑有一块地,好,我在牛栏坑就有三块地。
......
你有慧苑老丛?我也有慧苑老丛。
你有慧苑八十年老丛?那我比你多,我家的老丛有一百二十年。
你在慧苑有一块茶园?我比你多,我在慧苑有十几块茶地。
....
你有高山茶,那我就有荒野茶。
你有野生茶,那我就有奇种名丛。
你有老丛,那我就有几百年的单株。
.....
其实,这两个攀比之人,压根儿就在牛栏坑和慧苑没地。不但没地,他可能连这两个山场都没去过。
他有可能只是个外山的人,外市来的人。
他甚至,只是个导游。
这并非虚言。
前段,村姑陈就看到有好几拔人在牛栏坑直播,指着身后的茶园说是自己家的山场,现在上架牛肉,特价一百块一盒。
买的人还挺多。
但其实,这些人都不是真正的天心村民,家里在牛栏坑一块地都没有。
他们敢胡乱指着一块茶园说这是自己家的山场,只是欺这些茶树不会说话,不会拆穿她们罢了。
《6》
武夷山的卷,是真卷。
是一种乱象,也是一种现象。
天价岩茶可能真的是卖不动了,仙女也要下凡来过柴米油盐的生活。
正岩的茶农因为有山场撑着,有好茶撑着,还能延续着昔日的荣光,小啤酒,小龙虾地度日。
而外山的茶农,外县市的茶农,就没有这般好日子过了。
大环境当下,他们要活下去,只能不断给自己背书,给自己戴高帽,给自己虚构祖宗,虚构学历,虚构山场,虚构身份,以期,赚得一份生存金。
然而,作假,并非什么值得歌诵之事。
欺骗只能得逞一时,却不可能永远不被揭穿。
难怪,网上卖茶的“武夷茶农”,总是没有长青树,一年冒出一两个,不久便消声匿迹,再也找不到人了。
骗子被戳穿的年限,愈发短了,只不到一两年。
所以,卷得厉害的武夷茶农们,还是认真提高制茶技术吧。
有一技傍身,比什么都强。
山场是父辈有幸分得,并传下来的,是老天爷赏饭吃,这运气并非人人都有。
但制茶技术这碗饭,是人都可以吃,只要认真,只要不怕苦,钻研个五六年七八年,必有小成,必有小名,必有固定客源,必能屹立一方。
无论茶圈风云如何变幻,自能巍然不动,养活一家老小。
成功没有捷径,以为伪装个身份就能成为岩茶大户,那就太天真了。
不积跬步,何以行千里?
要成为广大,必先成为精微。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哈哈大亮亮创作立场声明:本文中所选购茶叶来自于本人双十一自费购自于京东平台,无任何利益瓜葛。岩茶是跟绿茶、红茶这种受众面非常广泛的茶叶完全不同品类的一种,属于半发酵茶。大家最熟悉的
茶叶按加工工艺不同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青茶(俗称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 有些茶类可派生出再加工茶,如花茶,速溶茶类、茶饮料类、添加茶类等等。 而武夷岩茶是属于青茶即乌龙茶类。乌龙茶的产品分类:是按茶叶产地加茶树品种来分,如武夷
茶的综述茶树起源于中国西南部山区。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是茶的故。茶从药用、食用到饮用,堪称我国举国之饮。与咖啡、可可并称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按茶叶发酵程度的不同,可将茶叶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全发酵茶三大类。而陈椽教授建立的
本文是头条号“小陈茶事”原创文章,首发头条号,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小陈茶事《01》在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指物种之间及生物内部之间相互竞争,物种与自然之间的抗争,能适应自然者被选择存留下来的一种丛林法则。不论是人或者是茶,皆遵循
大红袍 武夷山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代表,武夷岩茶的茶王 ,只有武夷山才有大红袍。其茶形状条索紧结,光泽绿褐鲜润,冲泡之后汤色橙黄透亮,叶底红绿相间。其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耐久,岩骨花香之“岩韵”深谙其中。 武夷肉桂
#绿茶有鲜爽感,红茶有鲜爽感,白茶有鲜爽感,为何偏偏岩茶没有#岩茶主要品种有武夷水仙、武夷奇种、大红袍等,岩茶中以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等著名,其它品种还有瓜子金、金钥匙、半天腰等品种。岩茶,因“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而得名。属半发酵
1.武夷岩茶是什么茶?大红袍与武夷岩茶是什么关系? 一说起武夷岩茶,大家头脑第一反应就是武夷山大红袍。其实,武夷岩茶指的是武夷山产的乌龙茶,属于六大茶里的青茶。而大红袍属武夷岩茶最具代表的产品,因为其知名度高,很多人习惯将武夷岩茶统称为大红
恭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摩洛哥拉巴特举行第17届会议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含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一部茶叶史,半部世界史;一座武夷山,半部茶
前人盛赞武夷岩茶:“臻山川精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武夷山不独以山之奇而奇,更以茶产之奇而奇。名山名水出名茶,说明好茶与良好生态环境关系密切。访岩茶,首先要理解“岩”字闽北多山,福鼎的太姥山,政和的鹫峰山脉,高俊清秀,各有胜景。然而,
武夷山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代表。武夷岩茶的茶王只有武夷山才有大红袍。大红袍春茶于4月底和5月初开采,每个层次都有细分。根据质量分为三个层次,高于特殊层次。除等级外,根据茶叶产地的不同,还分为:正岩,即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开采的茶叶,质量最好;半
武夷岩茶简介,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其主要品种有“水仙”、“肉桂”、“大红袍”、“乌龙”、等。武
12月1日拍摄的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一角(无人机照片)。作为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岩茶的故乡,福建武夷山岩茶品种众多,“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韵不过大红袍”的说法,表明了武夷山岩茶的独特地位。采摘、萎凋、杀青、揉捻、烘干等十余
武夷茶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她的魅力和影响力吸引着一批批的年轻人想要靠近她,品鉴她,读懂她。而传承,正是需要“老人”的坚守和“新人”孜孜不倦的学习,才能让技艺、文化、学问生生不息世代相传。我是小美,因民宿结缘武夷山,幸而认识武夷茶,寻访名
武夷岩茶就是武夷茶吗,建茶又是什么呢?茶友们在喝茶聊天或者看书的时候会有这样的疑惑,那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三者的联系和区别。武夷茶,指的是包括武夷山市在内的,闽北10个县市所产的各种茶,并不单指乌龙茶,还有红茶、绿茶。建茶,是古代闽北茶的概念,
△2022年武夷岩茶“双世遗”杯茶王赛决赛结果出炉10月23日, 2022年武夷岩茶“双世遗”杯茶王赛迎来巅峰对决,大红袍、肉桂、老丛水仙三大茶王终于诞生!肉桂茶王由2022年武夷岩茶“双世遗”杯茶王赛评委代表、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