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17:50:27 | 浏览:727
在六大茶类中,乌龙茶是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如果细分,又可分为轻度发酵茶、中度发酵茶和重度发酵茶,发酵程度从10%到70%不等。正是因为制作工艺的差别,导致乌龙茶口感极其“复杂”,既有花香和果香,也有奶香和木质香,既有绿茶的清香,也有红茶的甘醇,每个人喝过的感受可能都不同,真正做到了因茶而异,因人而异。那么,乌龙茶到底分为几大类?为何影响力那么大?
乌龙茶创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的龙团凤饼,当时福建是全国最重要的贡茶生产中心,茶树种类、制茶工艺以及生产量,都是全国最大的。经过几百年发展,到清朝雍正年间,也就是公元1725年,乌龙茶终于成功创制,算起来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
当然,到了今天,乌龙茶的产地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福建,而是扩展到广东和台湾等省份,甚至四川等西南省份也有少量生产,茶树类别更是多达数十种。
因此,根据树种原料、制作工艺及产地的不同,可以大致将乌龙茶分为四类,分别是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和台湾乌龙。其中,闽北乌龙的代表作是武夷岩茶,比如大红袍、水仙和肉桂等,闽南乌龙的代表作是安溪铁观音,广东乌龙茶的代表作是凤凰单丛,台湾乌龙茶最出名的是冻顶乌龙和梨山茶等。
前面我们提到过,尽管都是半发酵茶,但不同乌龙茶的发酵程度是不同的,清香型铁观音的发酵程度较轻,大约在10%~25%之间,武夷岩茶的发酵程度属于中度发酵,大约在25%~50%之间,超过50%的半发酵茶,就属于重度发酵茶,比如台湾的“东方美人”茶。
另外,从外观形态上来看,乌龙茶还可以分为条形、颗粒形、束形和团块形。凤凰单丛和大红袍都是条形茶,铁观音和冻顶乌龙则是颗粒形的代表作,八角亭龙须茶是束形茶的代表作,而水仙饼茶则是唯一的团块形乌龙茶。我们日常消费的乌龙茶,主要以条索形和颗粒形为主,后两者比较小众,产地以外市场并不多见。
闽北乌龙茶大多是条索形,外观与闽南乌龙和台湾乌龙差别极大,很好区分,只是与广东乌龙有一定相似,鉴别时要加以注意。相对而言,闽北乌龙茶的条索是直中带曲,不像广东乌龙那么挺直。两种同属颗粒形的乌龙茶相比,闽南乌龙外形圆整,茶梗已经去除,而台湾乌龙则保留了部分茶梗,颗粒较大。
闽北乌龙发酵程度较高,香气幽远馥郁,汤色红亮透彻,滋味甘醇厚重,闽南乌龙发酵程度轻,香气清幽雅韵,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厚,醇而带爽,厚而不涩。台湾乌龙茶跟闽南乌龙茶的香气滋味汤色有点类似,但是台湾乌龙茶茶香气更清雅,具有清凉感,汤色金黄,偏琥珀色,换句话说,闽南乌龙的汤色偏绿一点,而台湾乌龙的汤色偏黄一些,但差异不大。
台湾乌龙的滋味醇厚甘润,回甘明显。广东乌龙的香气,与其他三者差别较大,带有明显自然花香,香气高锐浓强,辨识度高。汤色方面,广东乌龙茶以金黄、清黄为主,透澈明亮,没有闽北乌龙颜色那么深。滋味方面,广东乌龙浓醇爽口,有明显花香,润喉回甘,极具冲击力,令人印象深刻。
当然,除了外形口感香气滋味外,在叶底方面,4种乌龙茶也有一定差别。闽北乌龙茶叶底颜色较深,而广东乌龙的叶片较大,颜色相对偏浅。这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焙火程度不同导致的结果。而闽南乌龙叶底没有茶梗,台湾乌龙的叶底,能看出明显的茶梗。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当然,闽南乌龙叶底颜色,比台湾乌龙要绿一点,这跟发酵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当然,4种乌龙茶的区别,并没绝对。因为目前乌龙茶的制作工艺,正处于融合发展阶段,各种技艺之间,也存在借鉴的部分。比如,安溪本地也有重焙火的浓香型铁观音和陈香型铁观音,武夷岩茶中也有轻焙火的茶,汤色橙黄明亮。在台湾乌龙茶中,重发酵重焙火的乌龙茶,也不少见。所以说,乌龙茶是极其复杂的,初学者在搞清楚基础知识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福建、台湾和广东等省份,是我国工夫茶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区。自古至今,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离不开茶。这种影响力,伴随着改革开放和两岸文化交流的深入,逐渐由南向北,辐射全国。在乌龙茶中,第一个走出福建,走出南方,走向全国的是铁观音。当年铁观音火遍全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管你是在东三省,还是西北戈壁滩,都能遇见喝铁观音的茶友,都能遇见和你大谈茶道文化的人。
当时,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乌龙茶,但没人不知道铁观音。虽然后来铁观音因各种原因,逐渐跌落神坛,但乌龙茶的整体品类已经崛起,而且伴随着铁观音兴起的工夫茶文化,也风靡全国。举个简单例子,以前到办公室谈生意,直接纸杯加绿茶,如今哪个老板办公室里没放一套茶具,边泡茶边聊天是标配。这就是乌龙茶的影响力。
最近几年乌龙茶中最受欢迎的是武夷岩茶。虽然天价岩茶炒作之风,让其品牌美誉度受损,但大红袍、肉桂和水仙,不论是价格还是产量,都在上涨。广东的凤凰单丛,也因其极具冲击力的香气滋味,让喜欢的茶友爱不释手,欲罢不能。当然,台湾乌龙茶,同样受欢迎,不管是高山茶,还是“东方美人”,消费群体都不小,在内地市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总而言之,乌龙茶的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自身品种丰富和口感香气的“复杂多变”上,更体现在对国人饮茶观念和茶文化的推广和改变上。大家对此怎么看,你觉得乌龙茶为何口感那么丰富?你喝过哪些乌龙茶?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
△铁观音喜欢乌龙茶的朋友,一定是喜欢乌龙茶高扬的清香和独特悠久的韵味。乌龙茶,亦称青茶,创制于明清时期。安溪茶农在绿茶制法的基础上发展成乌龙茶制法,先传入闽北、广东,后传入台湾。那么乌龙茶到底有多少品种呢?今天杯小茶就来跟大家从产地、形态和
下午正在喝大红袍,一个茶友突然问:“你说‘乌龙茶’为什么叫‘乌龙茶’?”大红袍干茶以前还真没有人问过这样的问题,六大茶类中“青茶”又叫“乌龙茶”,为何这一类茶要搞特殊呢?于是我找了一些资料,打算揭一揭乌龙茶的老底。大红袍茶汤根据福建的《安溪
今天上午有朋友来公司做客,我们聊到了红茶里的趣事,斯里兰卡小开家的红茶山,是家族企业里最不受重视的一部分;还聊到了闽北乌龙飘洋过海去冻顶山,终究又再次回到福建落叶归根....想起昨天一条留言,留言的内容是:既然大红袍、铁观音都是乌龙茶,那么
准备8克乌龙茶。一壶开水。盖碗茶组,先用开水洗茶具盖碗,慢慢将8克乌龙茶(茶比1:15)放入盖碗中,提起水壶,沿盖碗壁冲入沸水中,注水后关闭盖子,让茶叶在沸水中浸泡约10秒,最后过滤掉茶汤,倒入茶杯中,喝上美味的乌龙茶汤。乌龙茶怎么泡?具体
乌龙茶→铁观音乌龙茶→大红袍乌龙茶→凤凰单丛乌龙茶→冻顶乌龙01.【乌龙茶】:【乌龙茶】是我国6大茶系中:类别最为复杂、品种最为繁多、工艺最为精细、品质最为多样、冲泡技巧最为讲究、冲泡时间最长、的一个类别。1.【乌龙茶】的共性特点:①属于半
各位看官好,我是青牛君。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分享。乌龙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其源自福建,并向外传播,形成福建、广东、台湾三大主产区,产量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98%以上。其中,福建乌龙茶为最大产区。本文介绍乌龙茶创始者福建乌龙分类、代表性产
每个人口味不同,自然饮食的习惯也有很大的差异。茶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饮品之一,我国种植的各类茶叶的口感也不尽相同。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口味,给人们选择的机会也更多。鲜爽清淡、浓郁醇厚、鲜嫩淡雅。作为茶叶生产大国的中国,茶叶的种植面积多达110万公
在六大茶类中,乌龙茶是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如果细分,又可分为轻度发酵茶、中度发酵茶和重度发酵茶,发酵程度从10%到70%不等。正是因为制作工艺的差别,导致乌龙茶口感极其“复杂”,既有花香和果香,也有奶香和木质香,既有绿茶的清香,也
青茶,就是“青色的茶”吗?到底叶子是青色的,还是茶汤是青色的呢?为什么也叫乌龙茶?鲜叶怎么做成乌龙茶?且往下看~何为青茶?青茶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乌龙茶(后统称“乌龙茶”)。先说乌龙茶这个名字,它的由来有很多传说。一为产地说
(1)广东乌龙茶:主产于广东潮州地区,凤凰单枞和凤凰水仙是广东乌龙茶中的最优秀产品。近年来,广东的石古坪乌龙和岭头单枞(即白叶单枞)也较出众。其次是产于饶平县的饶平色种。广东乌龙茶外形条索状,色泽棕褐,汤色金黄,滋味浓厚,有甜香味。(2)台
前文我们观点,即《乌龙茶种类大盘点:这些茶如香水般的存在!》一文,乌龙茶神奇而浓郁的茶香很有可能是糊里糊涂,乌乌龙龙的被碰撞出来的。原本长在茶树上的只是鲜绿色的叶片,然而经过制茶师傅的巧手,最终变成了“茶中香水”,这过程发生了些什么?那么香
饮茶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对于很多人来说,我国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黑茶、青茶这六大类。那么乌龙茶是红茶还是绿茶?乌龙茶怎么泡?乌龙茶是什么茶乌龙茶是经过杀青、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
台湾乌龙(两者兼有):台湾乌龙和闽南乌龙的渊源很深,这是因为早期福建人移民时,把大量的茶树种和工艺带去了台湾。导致台湾90%以上的茶都是乌龙茶。在台湾,包揉派和条索派并存,包揉派有冻顶乌龙、高山乌龙和阿里山乌龙,条索派则有文山包种。而东方美
在我国众多的茶分类中,有一类茶是很特别的,那就是乌龙茶。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品种繁多,香气悠长,回味无穷,口感醇厚。不同的品种也有不同的口味,深受人们的喜爱。对于乌龙茶的喜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爱茶的你知道乌龙茶有多少品种吗?不烦让我们
乌龙茶也被称为“青茶”,属于半发酵茶,需要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方可制成。乌龙的种类很多,比较著名的有:闽北茶区的大红袍、武夷水仙;闽南茶区的安溪铁观音、黄金桂;台湾茶区的冻顶乌龙;广东茶区的凤凰单枞。在福建方言中,“